“多謝沈夫人!”鄭岳鄭輝同時說道。
這一路以來,沈南葵一直待他們客客氣氣的,出手也大方,兄弟倆感念她的好處,也深知自家師傅的為難,因而這才挺身而出,反正他們兄弟如今也無所牽掛,同樣都是辦差,能跟在一個和氣的主家身邊,還能拿兩份錢,何樂而不為呢?
沈南葵看向胡海,“胡大哥,我知你家小都在胡家,心里必定掛牽,如今既有鄭氏兄弟愿意留下來,你也可安心回去復命了吧?”
胡海恭敬道:“那胡海便在此,謝過沈夫人了!”
沈南葵擺了擺手,“今日天色已晚,你與劉護院就先歇下,待明日收整齊備了,再出發也不遲,到時我還有一封信,勞胡大哥幫我捎回去,交到胡姑娘手中。”
“是,那我等就先退下了。”
人都下去后,沈南葵對荷華說:“胡家好心護衛我南下,荷華,明日一早,你與鐘山去街上采買一些干糧衣物,替我為胡大哥和劉護院送行。”
……
第二天。
胡海和劉光看到沈南葵為他們準備好的干糧和衣物,心里都感動不已,胡海拉著鄭氏兄弟,告誡了好一番,讓他們好好替沈南葵辦事,而后才帶著沈南葵給的盤纏和信,踏上了回滄縣的歸途。
那封給胡問雁的信上,沈南葵除了告知不能回去的原因,還著重提到了另一件事。
那便是,她想跟胡家合伙做布料生意。
這些日子,沈南葵在永州,也基本摸清了絲織物這一行當。
這些東西在江南或許只是尋常,可越往西或往北走,就越是少見,況且花羅和橫羅價格低廉,如今又出了一款清雅的淡藍色,這樣的料子到了西北兩地必然受歡迎。
她在西邊沒有人脈,這條線姑且行不通,往北向京城走,今世她能動用的人也不多,最可靠的還屬顧慶榮和梁氏,可如今他們手里掌著兩家煙霞閣的店,想必也分不出神來照管布料生意。
沈南葵思來想去,便只有胡家合適了。
胡家本就是滄縣大族,名下各項產業亦是不少,胡問雁的母親胡夫人,便是打理產業的一把好手,胡家的生意大多都由她把控。
況且,胡家家風清正,待自己也極為不錯,她把這份好處丟給胡家,也算投桃報李。
還有一個原因,這個淡藍色的花羅在江南也才剛剛上市,正是便于搶占市場的時候,她此時才去張羅店面人手,難免落于人后,而她記得,胡家名下便有一家現成的布莊。
如果她與胡家能夠順利達成合作,如此一來,豈非雙贏?
這于她而,也是一件更便利之事。
布料生意還需等胡家回復,但另一件事,卻是已經等不得了。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