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蕭軍令一下,天策軍全軍將士并沒有感到任何恐懼,訓練更是熱火朝天。
梁蕭一以萬騎白袍兵全殲羅迦萬騎的輝煌戰果,讓天策軍更加從容自信。
遠程武器占據絕對優勢的情況下,能保證軍隊在有效殺傷敵軍的同時顯著減少戰損,因此梁蕭一直在優先研發和量產新式遠程武器。
比如讓長弓大放異彩的阿金庫爾戰役,英軍僅憑五千多名長弓手和九百余名騎兵,以正確的戰術擊潰了約三萬六千法國部隊(其中騎兵過萬),此役成為了法國的國恥。
法軍在此役損失過萬,光是貴族階層就陣亡超過五千人,而英軍的損失不過是十幾名騎士和百余名長弓手……
白袍兵如今的戰斗力毋庸置疑,但仍然需要不斷優化。
否則,當時殲滅羅迦之役的戰損可以再降低一半以上!
但無論如何,此役也讓天策軍有了足夠的底氣面對匈奴軍隊。
在這位武君的帶領下,曾經令徐州軍民聞之色變的“匈奴鐵騎”已然不足為懼。
信心也是一支軍隊戰無不勝的重要因素。
外界只知道梁蕭全殲了羅迦的部隊,卻不知道梁蕭究竟調動了多少兵力,更不知道天策軍有多少長弓、武君弓。
因為天策軍的軍營是嚴禁任何閑雜人等接近的,軍隊對于武器和人員都有極其嚴苛的保密規定。
如此嚴苛的訓練,也意味著豐厚的待遇,天策軍將士的俸祿是每月五百錢以上,部分精銳的最高俸祿超過兩千錢,基層軍官俸祿每月一千錢起步。
因此徐州將士擠破了頭也要加入天策軍。
許多在江南服過兵役的士兵也拖家帶口趕赴徐州,以求能夠加入天策軍。
瑯琊故郡的西邊與北邊,塵土飛揚,聲震山河。
瑯琊故郡里邊卻是一片忙碌與和諧。
梁蕭登上高樓,放目遠眺。
這里曾經只剩下一望無際的殘垣斷壁,如今樓舍林立,即使比起曾經的瑯琊仍有明顯差距,但也已經能夠符合郡城的標準。
靖云生也受命隨梁蕭出征,陪他登城。
“主公,瑯琊故郡重建成功,堪稱神跡,是該給它取個新的名字了。”靖云生提醒道。
梁蕭微微點頭,望著初現生機的故郡,沉思良久,
“現有的瑯琊即將面臨匈奴軍隊猛攻,為了避免軍令混亂,暫時不方便更名,因此瑯琊故郡不適合再取‘瑯琊’之名。”
“靖先生可有好的建議?”
靖云生連忙搖頭:“這里可是浴火重生的寶地,亦是未來用于收復中原的軍事重鎮,必須由主公親自斟酌取名,才有意義!”
梁蕭會意,又思考片刻,豪情萬丈。
“就改名‘應天郡’吧。”
應天府,乃是明朝前期首都,位置正是地處江南的武朝京城,建康。
“上應天意,妙哉!”靖云生由衷稱贊。
曾經淪陷于匈奴的瑯琊故郡,也擁有了新的名字。
應天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