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箭!”
上萬武君弓齊射,頃刻間,箭如飛蝗,朝著匈奴騎兵強襲而來——
“噗!”
弓箭透甲入體的聲音連綿不絕。
緊接著便是匈奴騎兵們撕心裂肺的慘叫,此起彼伏,驚煞羅迦全軍!
這支匈奴騎兵輕裝行進,為的正是方便騷擾和及時撤退,以免被梁蕭麾下最精銳的白袍兵追上。
明明雙方距離八十丈,放在過去絕對是足夠安全的距離,匈奴騎兵的硬皮甲在白袍兵的齊射下竟然脆如薄紙。
成千上萬的亂箭集中射擊,首當其沖的匈奴騎兵更是當場被射落馬下,死于非命!
武君弓的有效射程在四十五丈左右(本書一丈約為2.3米),能保障足夠的命中率,但最大射程可以超過八十丈,在萬箭齊發覆蓋射擊的前提下,命中率就顯得有些無足輕重了!
僅僅只是一輪遠射,大量匈奴騎兵中箭落馬,陣亡者超過五百人!
“糟了!”
正在中軍高地觀察的羅迦與赫連泓等人察覺情況,頓時震驚失色。
匈奴騎兵為了集中突圍,正朝白袍兵發起沖鋒,根本來不及收勢,更何況白袍兵也在不斷朝他們接近。
而匈奴騎兵的弓箭還遠遠沒有接近有效射程,面對這種詭異的武朝弓箭,后果可想而知!
果不其然,不等羅迦下令,弓馬嫻熟的白袍兵再度發起一輪齊射。
又是萬箭齊發!
這一次匈奴騎兵更加接近,白袍兵亂射的命中率和威力更上一層樓——
又是數以百計的匈奴騎兵中箭落馬,慘叫聲不絕于耳!
雙方尚未正式交鋒,白袍兵以半圓陣形擴大弓箭覆蓋的范圍,迅速殺傷匈奴騎兵過千!
兩輪齊射,讓白袍兵士氣如虹!
他們經過長期訓練,掌握了武君弓的用法,也清楚它的威力不接近步軍強弓,但他們的主公一直秘而不宣。
今天,終于有了用武之地!
坐鎮中軍的梁蕭滿意一笑。
對方甚至還沒有接近己方的射程,便被射了個七葷八素。
就算敵軍全力沖鋒,從八十丈的距離殺到二十丈以內,也足夠他們吃上好幾輪的武君弓攢射。
傳統馬弓的有效射程一般不超過二十五丈,即使在原地全力開弓,也很難超過三十丈,這是因為馬弓本身強度有限,馬背上的發力遠不如陸地方便。
騎兵對比步兵的優勢,在于擁有更強的機動性。
即使是武君弓,使用者若只是在奔走過程中開弓,而非在原地全力開弓的話,那么有效射程也未必能超過四十丈。
這還是理論上匈奴騎兵的有效射程,在承受如此驚人的傷亡之后,顯然不可能保持正常的戰斗力。
如梁蕭所料,武君弓僅僅只是兩輪齊射,匈奴騎兵前軍損失慘重,便有大量幸存的匈奴騎兵有意放緩了沖勢,改為謹慎沖鋒,邊沖邊守。
而前排中箭的匈奴騎兵又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后方友軍的沖鋒。
這無疑大大減弱了匈奴騎兵的整體沖勢,給武君弓創造了更好的遠射條件。
“嗖嗖嗖——”
累計四輪萬箭齊發,隨著雙方距離不斷接近,匈奴騎兵成片成片地倒下,士氣已接近崩潰邊緣!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