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下冒死來投,武君何故猜疑我等,又給些粗食?”青年反問。
梁蕭道:“自然是為百姓安危考慮,細作不得不防,但又不忍錯殺,因此重點保護諸位,還望理解。”
“我所料不差!”
青年這才微笑頷首,又環顧左右,面露憂色。
“在下有密謀相告,此事無論如何不可外傳,否則……”
梁蕭心領神會,道:“現場沒有外人,先生大可放心。”
青年終于松了口氣,和左右親信拜倒在地,語氣激動“武朝故民,瑯琊郡丞聞人節次子,聞人子義,參見武君!”
“瑯琊郡丞次子??”
在場眾將也不禁驚疑。
梁蕭也在打量著聞人子義,直到聞人子義從袖中取出聞人氏的印章和密信,獻于馬前。
梁蕭身邊的行軍主簿等人見多識廣,觀察之后,鄭重道:“武君,此物確實是聞人氏的印章,而且年代明顯超過一年,不是新造的!”
親兵擔心有詐,檢查密信,確認沒有貓膩之后,才用雙手攤開密信,給梁蕭過目。
王師北定中原,特遣犬子相助,詳情聽他述說!
密信的末尾署名,乃是“思歸之心”四字,寫信人似乎是擔心泄露身份。
梁蕭看完之后,微笑道:“先生這是代表令尊乃至整個聞人氏,來助我一臂之力。”
聞人子義鄭重點頭:“若非武君親臨瑯琊,家父又怎敢安排在下冒死聯系?”
天下生民,數以千萬計,同姓之人分布在天南海北并不稀奇。
西秦和匈奴也存在司馬、端木、公羊姓氏官員,只是人丁稀薄而已。
因為聞人喜的暗中支持,他和卓子房都暗中派人詳細調查過聞人氏,大概了解其來歷。
聞人氏本就是少見的姓氏。
下邳這一支聞人氏與瑯琊的聞人氏,在戰國時期還是同族,又在武朝立國之前分居兩地,血緣關系越來越淡,如今也就只有同姓的關系。
將士們連夜接應百姓,此時超過一半的將士正好需要休息。
梁蕭趁著休息的時間,向聞人子義問策。
聞人子義見他態度謙遜,禮數周到,感動萬分,失聲贊嘆。
“想不到,武君未及弱冠,便有如此豐功偉績,如今更是不辭辛勞,來救援北方百姓!”
“在下正是奉家父之命而來,希望能與武君商議,里應外合,獻出瑯琊全郡,驅逐匈奴,解救百姓,然后據城死守!”
聞人子義話音剛落,眾將無不狂喜:“獻城投降?!”
但很快秦平和常念俠先冷靜了下來,一臉警惕,顯然是擔心城內有詐。
畢竟隨梁蕭北上救援百姓的都是騎兵,不適合攻城,因此將士們一開始就沒有想過攻克瑯琊。
一旦敵軍在城內設伏,己方騎兵進城卻被關門打狗,后果不堪設想!
梁蕭早有所料,卻是一臉淡定,環顧左右,“先生應該不難猜到,我軍此行以騎兵為主,想要配合聞人氏拿下瑯琊,實屬不易。希望先生賜教!”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