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賢王退兵幾乎是板上釘釘的事。
一旦糧盡,全軍將士餓著肚子,士氣低落,戰斗力會不斷削弱。
這是北疆軍營必須把握的機會,畢其功于一役!
“近期,我軍必須時刻備戰。一旦右賢王有撤兵跡象,便要緊追不舍,拖慢他們的退兵速度!當然,還是應該提防右賢王佯退反攻,速戰速決。”秦勛提議道。
梁蕭與秦牧也深表贊同。
秦牧安排秦勛暫時負責北疆軍營防務,自己留在秦府歇息幾日,順便與女兒女婿敘舊。
梁蕭也暫時留在襄賁,等待圣旨和右賢王撤兵的消息。
七千白袍勇士已經在軍營記功,人馬連日消耗巨大,也需要好好休息幾天,再給戰馬養膘。
今夜的下邳,并不平靜。
梁蕭捷報頻傳,讓下邳的輿論風向逐漸轉變。
作為徐州治所,下邳一直是徐州的經濟和政治中心,也是學術中心,這里匯聚了徐州大半的學子。
下邳學子之中有許多寒門子弟,原本因為世家輿論而敵視梁蕭,如今也意識到梁蕭正在保衛徐州,讓百姓免受匈奴之禍,有不少寒門學子甚至直接遷居沛郡去了。
下邳太守聞人喜,此時正在自家院子里休息,望天興嘆。
“聞人氏也將面臨生死抉擇了么……”
聞人氏也是江北的大家族之一,勉強能算個世家,因為家里出了他這個下邳太守而頗具影響力。
但聞人氏的力量太弱了,如今梁蕭與司馬家的矛盾越來越尖銳,已然是水火不容,但梁蕭還有武帝撐腰,日漸崛起。
聞人氏深處江北,他又是整個徐州最重要的下邳太守,不作表態是不可能的。
“父親何故嘆氣?”
身后傳來關切的詢問,聞人喜回頭一看。
正是長子聞人清玄,剛從京城回來不久。
聞人喜不敢隱瞞,如實說明自己的憂慮。
“清玄,你知道的,咱們家并不是沒有可能融入世家圈子,但這種事需要幾代人的努力積累,不是一蹴而就。而若是咱們倒向梁蕭,一旦梁蕭將來失勢,聞人氏多年的努力也將付諸東流,甚至會因此家破人亡!”
“畢竟,太子和二皇子的生母可都是世家千金,如今他們都敵視梁蕭……”
聞人清玄略加思索,嚴肅道:“父親,難道秦家努力了這么多年就能融入世家圈子?”
聞人喜啞然。
和歐陽家聯姻的將門世家秦家,都是三十年了,還沒有被門閥接受,聞人氏又憑什么……
“父親,孩兒這段時間在京城求學,已經看清了這些門閥的嘴臉,他們是絕不樂意把利益拱手相讓,即使咱們家能為他們充當馬前卒,沖在對抗梁蕭的第一線,也很難保證能從他們那里分一杯羹。”
“但梁蕭不同,如今他已有掌控徐州之勢,徐州三郡已落入其手,未來未必不能成為徐州牧。此人治政有方,如今戰功赫赫,深得江北人心,但面對京城世家,仍顯得勢單力薄。這個時候,若是咱們全力支持,便是雪中送炭。”
聞人清玄分析之后,目光一寒,終于吐露心中真實想法。
“天下將亂,大勢所趨。屆時,國家分崩離析,各地軍閥割據,就算新君繼位,形勢危急,也未必敢和梁蕭作對,否則只會加劇皇權旁落,說不定……未來的新君會走投無路,甚至需要梁蕭的庇護!”
“父親若是舉棋不定,不如去問計于陸先生,他可是您的恩師。”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