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真是一群敲骨吸髓的畜生!武君對他們還是太仁慈了!”
“我們全家還在江南的時候,都餓得揭不開鍋了,他們都不肯施舍一粒米,非要我賣兒賣女!”
“為什么我家餓得揭不開鍋?就是因為前年荒年,他們逼著我家借高利貸買高價糧食,最后我家還不上,把我家農田全部收了!”
“江南那地方現在真不是人能呆的!”
一時間,各地百姓罵不絕口。
尤其是遷居沛郡和彭城兩郡的江南百姓,更是切齒痛恨。
許多江南百姓之所以會成為流民貧民,這些門閥及其門下的地主豪紳正是罪魁禍首。
而他們作為底層百姓無權無勢,除了認命別無選擇。
但人們并沒有意識到,天和教本該在去年就發動大規模的江南起義,卻因為梁蕭接收了三十萬江南百姓,有效削弱了江南各地起義的潛力,而使天和教被迫推遲了起義計劃。
梁蕭低價接收門閥米商的糧食之后,報紙也刊登了向江南各地招賢納士和奉旨接收江南百姓的消息。
徐州的報紙和公文被迅速送往京城御書房。
武帝了解此事之后,震怒之余,也是慚愧不已。
兩大門閥究竟掌控了多少農田,他居然都不清楚。
作為帝王,他不能承認歷代武帝都是無能之輩。
但此事也讓他明白,門閥始終是最大威脅。
梁蕭執掌徐州,好歹也是駐守邊疆,還未必守得住!
云家鎮守豫章,是真能夠出兵平叛,還要防御隨時可能渡江南侵的西秦。
南王掌握交州,目前也不全是南王一個人說了算。
而這些門閥掌握了這么多土地,一旦天下有變,他們隨時可以利用手頭的糧食和私人武裝,將自己取而代之!
所幸,這一次他們的糧食都讓梁蕭截留在徐州……
臺下,梁清霜,秦牧,玄奇,王騰,皆是同感義憤。
四百萬石糧食!
他們倒也不指望門閥米商能無償捐糧捐錢,可但凡這些門閥米商每年愿意拿出一百萬石,以正常價賣給百姓,或者先賣給朝廷,讓朝廷用于救災,江南百姓應該也不至于如此困頓。
他們之所以不愿意,自然是為了趁火打劫。
百姓生活好了,還怎么買高價糧食,還怎么借高利貸,然后砸鍋賣鐵甚至賣兒賣女還債給他們?
“陛下,武君他不是說了,若是不方便往江北運送江南流民,他可以往江南運送糧食,但這些糧食必須是由陛下親自掌控!”玄奇一臉興奮。
武帝苦笑著擺了擺手。
“糧食運回來也要大量的運費,還是依照約定,讓百姓去徐州吧,那里才是他們該住的地方……”
“梁愛卿此事做得對門閥不厚道,但朕心甚慰,發布詔書,全力支持徐州食鹽運往全國各地售賣,各地不得阻撓!”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