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也是未來梁蕭亟待解決的矛盾,他向武朝三杰提及的科舉制,只是手段其一,還需要輔以其他手段。
畢竟不能矯枉過正,逼迫他人與家族無私奉獻。
若沒有聞人氏的大量官吏協助,整頓瑯琊的吏治都夠他喝一壺。
聞人節父子三人,代表整個聞人氏,趁著匈奴未至,尚有些許時間,與梁蕭詳細探討了瑯琊與聞人氏未來發展。
等局勢穩定,他們打算把家族后生,包括幾個嫡系子女,全部送往梁蕭治下的三郡。
這是主動表明立場和忠誠,讓梁蕭可以放心托付瑯琊之事,順便也給孩子們更安全的保障。
雙方談得非常融洽,瑯琊聞人氏與下邳聞人氏不謀而合,都決定全力押寶梁蕭。
在此期間,常念俠與太史子義以武會友,一見如故。
在梁蕭的見證下,聞人子義,太史子義,常念俠,三人按年齡結為義兄弟,聞人子義為長兄,太史子義次之,常念俠為弟。
兩位武士皆以忠直聞名,聞人子義也是少有的俊杰,梁蕭自然是樂見其成。
在梁蕭的指揮下,太史子義弓馬嫻熟,也加入北疆騎兵,嘗試統領三千兵馬。
常念俠,太史子義,秦平,劉并,四將輪流帶兵,每日巡邏瑯琊西方與北方,提前預警,以防匈奴奇襲發難。
匈奴皇子羅迦率眾返回北邊的縣城,原地駐扎。
后方的數萬步軍押送糧草,終于姍姍來遲。
羅迦清點運糧隊之后,滿臉不甘。
“瑯琊失守,已經打亂了大國師原定的計劃,如今集結士兵眾多,重新殺到瑯琊之時,可能久攻不下。若是敵軍來援,我軍早晚糧草不繼,再被迫撤兵的話,很可能重演右賢王之事。”
“重點還是,梁蕭先前擊破右賢王,我軍損失數以萬計的牲畜運力和上好戰馬,致使北疆騎兵崛起,最近又被他燒毀了幾千車糧草,還殺死了那些運糧的重要牛馬,以至于我軍短期內無法再集結足量的糧草,與敵軍僵持……”
眾將低頭不語。
這位匈奴皇子向來爭強好勝,連他都沒有拿下瑯琊的自信,可見是何等的不容樂觀!
不過眾人也不得不敬佩羅迦的本事,輕描淡寫便為赫連泓推卸責任。
赫連泓感動不已,拍著胸脯表態:“殿下您只管開口,末將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羅迦遠望長天,長嘆數聲,無奈揮鞭,調轉馬頭。
“就按剛才我說的匯報,糧草不濟,風險不可估量,唯有放棄攻城……”
現場陷入一片死寂。
羅迦的判斷是正確的。
秦勛的援軍在收到瑯琊消息之后,為保萬全,已經第一時間趕赴瑯琊,即將與梁蕭合兵一處。
“稟報武君:鎮西將軍秦勛率三萬兵馬來援!”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