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因為一聲“英雄”,便挺身而出,獨擋千軍萬馬,雷霆著實讓梁蕭喜愛非常。
從雷霆的種種表現來看,這個莽漢屬于頭腦簡單的俠士,只要好好教導,日后定能成為名垂青史的猛將。
梁蕭認為,自己是有必要給他提供更好的舞臺。
當然,他在了解雷霆的戰斗細節之后,也看得出來,此人雖莽,在戰場上卻是粗中有細,亦或者是經驗豐富。
雷霆的體格異于常人,除了會飛石和長刀,還會用雙鐵戟,讓梁蕭想起了“典韋”。
一直以來,梁蕭都在操心卓子房等人的安保問題,梁府的親兵固然可靠,但總是少個神勇之士。
雷霆加入他麾下之后,這些重要的文士身邊可以多一位能鎮得住場面的保鏢,必要時也可接受他們的調遣,斬將奪旗。
鑒于目前自己還沒有資格設置正式的將軍,梁蕭先當場任命雷霆為偏將軍,這個軍銜在武朝已經不是高階官職。
行軍主簿清點人員之后,興高采烈跑來向梁蕭匯報。
“在武君的英明領導下,我軍總共救得百姓四千八百人,將士未有陣亡,只有二十三人輕傷,雷將軍殺敵一百三十人,其余將士共殺敵九百人整,共繳獲活馬一千八百匹,死馬二百匹,繳獲武器盔甲共一千零三十副!”
梁蕭對此戰的結果非常滿意,當眾宣布。
“壯士雷霆舍生忘死,救苦救難,四千八百名百姓得以生還,功莫大焉!除了受封偏將軍,再另外賞賜五千兩白銀,四千八百名南遷百姓回到徐州之后,每人可以領一千文錢或者一兩銀子,官府會保障大家的衣食,并盡快為大家安排長期住所和活計!”
現場百姓無不感激涕零,紛紛叩謝。
“武君大恩大德,銘記于心!!”
一兩銀子并不算少,至少足夠保障每個人幾個月的基本生活了,更何況近期可以得到官府的免費救濟,怎么也好過在北方當牛做馬,還要賣兒賣女,各種家破人亡。
這一刻,南遷的百姓只感到不虛此行。
可惜,有一部分百姓來不及逃進山里,死在了匈奴騎兵的屠刀下。
即使面臨匈奴人的捕殺,這些百姓仍是不愿回頭,給將士們生動地上了一課,什么叫“苛政猛于虎”。
百姓是最樸實的,但凡日子能過得下去,都不至于冒死南遷。
梁蕭當然明白這個道理,也相當清楚,匈奴人之所以能籌集南征的軍糧,當然離不開對瑯琊百姓的剝削。
后方的北境騎兵援軍陸續趕來,在梁蕭的指揮下,其中一千名騎兵護送百姓先回東海郡。
春耕尚未結束,東海郡還有不少荒地可以開墾,就算趕不上糧食的春耕,也可以種點其他作物,不愁地多無用。
按照梁蕭的估算,武朝的一畝比后世的單位“市畝”要小。
古代因為田稅的關系,許多地主和百姓都會隱瞞農田。
而如今的徐州又屬于特例,因為世家大族普遍都認為,徐州是不可能守得住的,在徐州經營田地隨時可能成為沉沒成本,因此徐州的土地兼并比江南要輕微一些,大多數都是本地的中小地主在圈地。
按照梁蕭的估算,等官府清查之后,整個徐州的實際農田絕對能超過兩千萬畝,養活三百萬人綽綽有余。
而且徐州緊靠江水,不只是魚米之鄉,境內河流交錯,提供了便利的水運,這也是鐘離家能夠低價運糧的客觀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