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蕭的一句“愿聞其詳”,讓竹屋里的云子苓更加緊張了。
她向來忌諱提及自己的家事,即使是自己的外公。
但,這一次她卻不知是該埋怨還是感動。
陸湛只是與梁蕭席地而坐,娓娓道來。
云子苓的父母曾是當世名醫,因為行醫結緣。
夫妻二人皆是有責任心,向來看不慣權貴欺壓百姓。
發現百姓經常食不果腹,更遑論求醫問藥。
而那些權貴明明有能力求醫問藥,還不斷占用國家分配到各地的公用醫師治療名額,以至于許多窮人明明有望回天,卻因為得不到及時治療,含恨而終。
為此,夫妻二人也一起立誓,今后不為王侯將相施救,平時懸壺濟世,若是病人實在拿不出醫藥費,便盡可能減免,甚至分文不取。
此事一度讓云家眾人感到不悅。
云家的上任族長,云子苓的爺爺,乃是現任族長云修的族兄云崖,二老之間的親緣關系剛好在處于五服之末。
云崖為了云家利益考慮,一度向兒子兒媳施壓,讓他們回豫章為云家效力,夫妻二人頂住壓力婉拒。
直到后來,云崖身處御敵的前線,以自己病危為由,召喚還在陸家鎮的神醫夫妻。
夫妻倆終究是不忍心棄云崖于不顧,只能動身趕往前線,但到了前線之后才發現,云崖身體健康,召喚夫妻倆過來只是為了給本地生病的同僚治病,并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實則是以家國大義向他們施壓。
其中道理之一正是:治好這些權貴,他們可以更好地支持御敵,便是變相解救更多的百姓,功莫大焉。
夫妻二人考慮到前線情況危急,也只能暫時放下原則與不滿。
卻不料當年巴蜀也有一支叛軍順流直下,配合當地叛軍發起突襲,云崖慘敗,被部下緊急護送撤退。
還在前線的神醫夫妻來不及撤離,無路可逃,又不愿落入叛軍之手,于是雙雙于火海之中服毒自盡。
后來協助云家平叛豫章以西的俊杰,正是靖云生。
釋流云則協助巴蜀軍隊平叛。
朝廷平叛之后,將士來到前線,只在火中找到夫妻倆已經燒得焦黑的遺體,劇毒深入骨髓,見者無不潸然淚下。
當時尚未成年的云子苓得知父母噩耗,悲痛欲絕,為此與一度與云家斷絕關系,后來甚至拒絕出席爺爺云崖的葬禮,從此也更加堅持父母理念,當眾立誓,今后絕不為王侯將相施救。
云崖健在時,云子苓的叔伯和堂兄弟都曾來陸家鎮上門責備,還揚要為她安排與公羊氏的聯姻,但她始終拒之門外,云家眾人也不敢得罪陸湛,此事也不了了之。
直到云崖彌留之際,老人家才悔恨萬分,留下遺,云家眾人從此不得為難云子苓,并盡量出資支持她懸壺濟世。
即便如此,云子苓也始終不曾回過云家,又因為不肯救治包括王侯將相在內的一切權貴,飽受本國士族子弟的批評。
陸湛作為外公,向來疼愛女兒一家,因此毫無保留支持外孫女懸壺濟世。
云子苓長居陸家鎮,得以屏蔽外界風風語。
只是,父母雙亡的打擊,與本身乖僻的性格,也讓云子苓養成了令人捉摸不透的作風。
梁蕭聽完之后,嘆道:“請老先生放心,我能保證,無人能在徐州強迫她施以援手,我也一樣。只是,我梁蕭可以沒有徐州,不能沒有子房。我只希望能找到其他途徑,盡快治愈子房。”
竹屋里的云子苓睫毛輕動,透過窗縫,看著樹下的一老一少,心中五味雜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