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九公聞感激地拜道:“鄧九公謝過上仙指點之恩。”接著又拜向蘇護,道:“降將九公拜見蘇侯。”
蘇護不禁哈哈大笑道:“哈哈,九公不必多禮,以后便是一家人。”罷,又拍了拍一旁的崇侯虎。
迦葉見之,不禁微微點了點頭,便悄悄退了下去。
且說迦葉命人救得鄧九公一家,冀州又得鄧九公來投,這姬昌立馬嚇得帶領殘余人馬掉頭就跑。
朝歌異人未至,大軍先退,不禁使得紂王又是一陣大怒,正欲再次派人前去征討,此刻卻無人敢去,便有人舉薦聞仲聞太師前去征討,紂王也有此意,一來派聞太師去可平定冀州,二來也希望聞仲離開朝歌,他好繼續享受。
但恰恰聞仲此刻聽得自己老師龜靈圣母之,不允其出去朝歌,適才聽得紂王旨意,心中雖欲去征討冀州,但卻有心無力,只得抱病在家。
且說這邊朝歌一時之間無力攻打冀州,到讓冀州得到一絲喘息,于是蘇護聽得迦葉之,在冀州招賢納士。
一時蘇護好才之名傳于四海,到冀州應征之人多不勝數,雖多為無能之輩,但也有一些在本國未曾得到重用,且有才能之人前去,如太顛、閎夭、鬻熊、辛甲、辛免等人,皆是有大才之人,卻被蘇護折服,投入冀州帳下。
蘇護向眾人詢問治國之策,辛甲出班道:“治國不過是治民,所謂“民為邦本,本固邦寧”,只要治下百姓衣食無憂,邦國自然安寧。所以依臣之見只要懷保小民,治國易也。”
蘇護聞問道:“那如何懷保小民?”
辛甲答道:“臣自幼家貧,年幼之時,求得不過是每天能吃飽飯,隔數年能有一件新衣穿,如此而已,所以以己度人,微臣想這世間的百姓都應該是差不多吧?”
“卿家的意思是?”
“微臣的意思是,降低稅收,讓升斗小民能夠休養生息,當小民能夠吃飽飯時,自然無人會去作奸犯科,主上治下自然清平。”
“那依卿家看來,這稅收當為多少?”
“微臣認為,當采用“九一而助”的政策,即劃分田地,讓無田和田少之人助耕公田,納九分之一的稅。”
“這樣是不是收的太少了?”蘇護想到自己還要招募軍隊,收如此少的稅收,自己恐怕不夠用,故雖知辛甲說的有理,但還是有些遲疑。
“微臣覺得已經不少了,就算納九分之一的稅,也已經足夠主上宮室以及官員的用度,而且如此做還能在天下萬民中彰顯主上之仁德。”
蘇護聞,知曉自己冀州要起事,首要之事便是要獲得民心,收九一之稅,雖然使自己擴充軍隊的速度慢下來了,但是相比獲得民心,這點損失也算不了什么。而且自己家中數代積攢下來的財富,應該能支持軍隊擴張所需的錢財。
想到此處,蘇護便說道:“卿家所極是,此事便交由卿家來辦吧。”說完便轉身出了大殿。
辛甲等人聞聽蘇護真的答應了此事,不由大喜,知曉自己等人遇到明主,當即幾人互相商議著怎么辦剛剛所談之事。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_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