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一行人來到穰縣,只見這里秩序井然,車水馬龍,百姓歡顏,與蕭條的新野簡直是兩個世界。
進城之后,劉琦問道:“漢升是本地人,這城中可有適合安置他母子二人之地?”
鄧艾母子窮而志堅,想讓鄧艾在這里安心求學,必須先讓生活穩定下來,只住在館驛可不行,還要有收入來源。
黃忠看了一眼身后二人,低聲道:“實不相瞞,我在這里尚有一座宅院,如今只剩兩名老仆照看,路上本想主動開口,又覺得過于唐突,既然大郎動問,可否安排在我家中。
”
“如此最好不過,請帶路!”
劉琦大喜,也顧不上去府衙,先跟黃忠到了他的老宅。
城東一處高大的宅院,院中幾棵大樹顯出此地的滄桑,斑駁的府門依然高大威嚴。
黃忠雖然中年喪子,輾轉各地領兵,但畢竟也和黃祖、黃承彥等都是黃香之后,還是有些家底的。
來到府中,只見前庭荒蕪,花園里長滿野草,中庭院落倒是打掃得十分干凈,兩位老者正在樹下翻曬一些物件。
見黃忠忽然歸來,二老十分激動,端茶倒水忙得不亦樂乎。
黃忠掃過熟悉而又陌生的屋宇,眼里閃過一絲落寞,長聲一嘆,問道:“大郎覺得如何?”
“此處極好!”
劉琦點頭,對鄧母道:“這是黃將軍宅院,他常年出兵在外,你們母子便住在此處吧!”
“這如何使得?”
鄧母忙道:“我二人孤苦無依,身無分文,只要能讓阿牛去學館,妾身去漿洗縫織也心甘情愿。
”
黃忠道:“此宅荒廢依舊,你們住在這里也有些生機,幫我打理好府院,另外還有些田產店鋪,每年幫我收回租金,照顧好二位老人家,便足矣!”
劉琦笑道:“你在這里,權當做黃將軍的管家。
”
鄧母還有些猶豫:“就怕妾身無能,打理不好。
”
“不妨事!”
黃忠擺手道:“有二位老仆相助,只需照舊行事,再招兩名丫鬟來即可。
”
鄧母感激不已,再次跪謝,黃忠讓老仆帶著母子二人去西廂房住下。
劉琦端起茶碗,沉吟片刻,忽然說道:“漢升多年來孑然一身,為何不續弦?”
黃忠撫須嘆道:“自敘兒病逝,某痛徹心扉,心灰意懶,將一女托付親戚,若非劉將軍勸慰,早已投江自盡。
如今年過半百,不作他想,今后能建功垂名,此生足矣!”
“此差矣!”
劉琦卻搖頭道:“廉頗七十尚能爭雄,漢升正值當打之年,立家立業同等重要,我看鄧母十分賢淑,不知漢升有意否?”
“這……”黃忠一怔,忙擺手道:“那鄧艾乃是應命之人,黃某何德何能,敢收他母子二人?”
劉琦笑道:“漢升何嘗不是興漢功勛?我忽生此念,既為將軍考慮,也為培養鄧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