瑯琊那邊送來的告急文書,讓右賢王不得不接受事實。
面對梁蕭再一次的長驅直入,右賢王竟感到前所未有的力不從心。
“本王已經重點防備西線,東線這邊有本王的大本營,再往東也有先鋒部隊訓練,再再往東更是有大量的斥候和哨所……怎么還是讓他繞過去了?”
他百思不得其解。
梁蕭究竟是如何率隊繞過去的?
但毫無疑問,自己顯然還是有不足之處,必須改變!
可惜,糧草再次被劫是眼下必須直面的問題。
軍糧快要堅持不住了!
此番南下,匈奴方面其實做了充足準備,光是出兵都能出動十四五萬戰兵,只是沒想到武朝會有梁蕭橫空出世,屢立奇功。
那七千白袍精騎有梁蕭這個統帥,戰斗力毋庸置疑,他手頭的匈奴騎兵數量越來越少,已經沒有信心僅憑兩萬人去驅逐梁蕭。
北疆軍營的秦勛還頻繁率眾挑戰,不勝其擾。
即使偶爾接戰,雙方也只是小規模殺傷,很快就鳴金收兵了。
這是常規的試探,一旦他調走太多部隊,讓秦勛發現之后,勢必要被秦勛攻城拔寨,直到大本營孤立無援,最終失守。
可以說,他僅憑這已經不足十萬的步騎,還真拿深入腹地的梁蕭沒有辦法,只能等待單于派兵,驅逐梁蕭。
經過梁蕭這么兩次劫糧,瑯琊那邊除非能有數萬精銳護送,否則應該也是不敢往這里運糧了,但是數萬精銳的糧食消耗又是一筆驚人的數目,就意味著需要更多糧車。
瑯琊損失了太多畜力,一時間只怕也湊不齊更多的糧車去運輸了。
單于不發兵救援,這就是無解之局!
右賢王只覺得如墜冰窟。
這是匈奴第一次感受到武朝將軍帶來的壓迫感和絕望。
“三日之內,若不能收到單于派兵來援的消息,便考慮退兵吧……”
右賢王深深嘆息,癱坐在王座上,揉著太陽穴。
連日損兵折將,饒是以他見慣了勝負的王者心境,也有些難以承受,他很累了。
現在,他更希望能保全現有軍隊。
一旦自己被迫撤退,軍中又缺糧的話,難免士氣浮動,到時候秦牧和梁蕭若是聯手追擊……后果不堪設想!
此時,梁蕭正在瑯琊以南,率眾攔截匈奴隊伍。
斥候隊,小股運糧隊,小股先鋒部隊……但凡接近梁蕭的部隊一百丈,無一例外,最終皆被梁蕭追擊殲滅。
大隊瑯琊守軍出動的時候,梁蕭又迅速帶兵后撤,敵軍疲于奔命且因為后勤補給難以為繼,也不敢追得太久,只能回師。
兩天時間,瑯琊郡折損兩個呼延氏將軍的運糧隊,對梁蕭如此兇悍的襲擾戰術也是束手無策。
畢竟他們習慣了以騎兵襲擾武朝,從未被武朝騎兵如此襲擾過,并沒有成體系的熟練應對之策。
要知道,南方劫糧的部隊,可是武君梁蕭親自統領的七千白袍精銳!
瑯琊全郡震恐,無能為力。
“跟著武君真是快意!”
白袍騎兵們無不感到喜悅。
陣亡將士的遺體已被送回軍營,現在他們可以放心開展對敵游擊襲擾,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
梁蕭望著北方空蕩蕩的草原,略加思索,道:“敵軍已喪膽,先回東南報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