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iv id="cxiam"></div>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1. <em id="cxiam"></em>

      落地小說網

      繁體版 簡體版
      落地小說網 > 風起隴西 > 第六章

      第六章

      荀詡是在趕往“道觀”的路上聽到漢軍緊急出動的消息,他的第一個反應是勒緊韁繩,騰出一只手來拼命抓了抓自己的頭皮,嘴里發出極其苦悶的喘息。

      諸葛丞相親自率領大軍出發,意味著整個丞相府署的幕僚群也隨之而去。這樣一來,司聞曹的兩級上司——諸葛丞相與長史楊儀——全都離開了南鄭城。荀詡一時間陷入了沒有上級可以匯報的尷尬境地。在李平這件事上,司聞曹東曹掾姚柚是做不了主的。

      更為嚴重的是,諸葛亮離開以后,南鄭最高管理權順理成章地轉到中都護李平手里。在這樣的情況之下,靖安司根本沒有辦法對他采取任何可能的行動。

      “在現階段,我們沒什么能做的。這種行動必須要報請上級批準的,我們現在懷疑的可就是上級啊。”姚柚在聽完荀詡的報告后無奈地說,“難道讓司聞曹走到李平面前說:對不起,我需要您下達一個拘捕您自己的命令?”

      “可是……我們就這么什么都不做?現在可是有一名高級官員有叛逃的嫌疑。”

      “我知道,我知道……”

      看得出,姚柚現在也很為難,他的雙手惶惶悚悚地靠在一處,像兩只受到驚嚇的獵犬一樣不甘心地蜷縮在桌面上,其中一兩個指頭偶爾抬起來晃動了一下,然后還是悻悻地放了下去。最嚴重的事件在最壞的時間發生了,這是司聞曹從來沒有遭遇過的危機。

      考慮了良久,姚柚終于下達了一個命令:

      “好吧,你派人去監視丞相府和四個城門,密切注意這三個人的進出。另外重新審查狐忠與成蕃的履歷以及交友范圍……”說到這里姚柚有些想笑,荀詡卻一點也笑不出來。“總之,盡量通過間接手段謹慎地調查他們兩個,但絕對禁止接近他們,跟蹤也不行,我們不能冒這個險。”

      “我知道了。”荀詡神情嚴肅地點了點頭。如果燭龍或者李平覺察到靖安司的舉動,也許會采取過激行動,這勢必會引發蜀漢的內亂。尤其現在諸葛丞相大軍在外,負責后勤主管的李平若是有什么問題,搞不好整個漢軍都會因為而陷入困境。

      姚柚盯著荀詡,又加了一句:“還有,我禁止你去找狐忠還有成蕃兩個人。”

      “為什么?”荀詡的心思被看穿了,他幾乎壓抑不住直接找他們兩個人對質的沖動。

      “你有自信在試探他們的時候不會暴露自己的真實意圖嗎?”

      面對姚柚的逼視,荀詡只好承認:“……對于狐忠,我沒有。”但他又不甘心地爭辯道,“但我可以去找成蕃,反正燭龍只有一個人,只要確定成蕃不是,那就一定是……”說到這里,荀詡停住了,這種猜想是他最不想做的。

      姚柚毫不留情地反問:“萬一成蕃是燭龍呢?”

      “呃……”

      “我知道他是你的好朋友,也聽過他的風評,是個怕老婆的粗線條男人。但假如他是燭龍,那說明這個人的偽裝極其可怕,恐怕比狐忠頭腦還要好。你面對狐忠都沒有自信,又怎么去試探成蕃?”

      姚柚的一番話讓荀詡啞口無。

      “當然,這也不是說我們什么都不做。”姚柚換了稍微緩和一點的口氣,“你去查一下狐忠和成蕃的個人履歷,再跟徐永的供詞和兩年前的弩機圖紙事件對照一下,看能不能查出些什么。”

      “是。”

      “唉,說實話,我寧可希望成蕃是燭龍……如果守義,哦,不,狐忠是燭龍的話,這太可怕了……他在軍謀司的時候經手過多少絕密情報啊……”姚柚說到這里,聲音逐漸低沉下去,荀詡也是同感。于公于私,狐忠是燭龍對荀詡來說都是最為可怕的結果。

      姚柚忽然想起來另外一件事:“對了,徐永現在人呢?”

      “仍舊在青龍山。”

      “把他秘密轉移到成都去,留在漢中早晚會被李平的人知道……現在了解燭龍這件事的還有誰?”

      “裴緒和杜弼,他們都是信得過的人。”

      姚柚雙手一攤,不是太高興地說:“你我,還有他們兩個,一共四個,知情人已經多的足夠開一個宴會了。”他忽然嚴厲地提高了調門:“這件事絕對不能像鄧先事件一樣泄露出去!你知道嗎!”

      “也許還會有第五個人,這才是我們目前最大的問題。”荀詡說到這里,將嘴湊到姚柚耳邊說了一句,姚柚一愣,然后疲憊地搖了搖頭,**似的喃喃道:“為什么每個人都不讓我省心……”

      “我倒是有一個兩全其美的辦法。”荀詡一直到這時候,才算露出些許惡作劇般的爽朗笑容。

      三月十七日,司聞曹以東曹掾姚柚的名義發布了一則通告,通告稱軍謀司司丞馮膺將前往成都司聞正曹進行檔案歸查工作,為期半年,其職務由副職從事暫代。這一消息沒有引起任何猜測,只有當事人馮膺表現得十分不滿;有人看見他怒氣沖沖地走進姚柚的屋子,但出來的時候卻是臉色蒼白。

      等到了三月二十日正式出發的時候,馮膺的隊伍里除了馮膺本人與幾名隨從以外,還多了一駕車子。車子的外面都用厚厚的布簾蓋住,看不清里面坐的是誰;車子周圍還有數名強健的士兵護衛。這輛馬車從青龍山出發以后,直接到達南鄭成南門與馮膺匯合,沒人知道車子里載的是誰。

      前來送行的只有姚柚一個人,他交給馮膺一封信,讓他連同那輛馬車一并送至司聞正曹,然后撫慰他說半年時間并不算長。馮膺鐵青著臉接過信,一不發地上馬離去。他知道自己在漢中的仕途已經結束了。

      在這幾天里荀詡身邊又發生了幾件事。首先是杜弼的去留問題。自從杜弼回來以后,一直就呆在青龍山上掛著靖安司“備咨”的臨時頭銜,行政上始終還沒有給他的身份定性。現在徐永已經被送走了,是時候正式報答杜弼這幾年來在隴西為蜀漢所作出的貢獻了。

      鑒于他的秘密身份,表彰儀式并沒有公開,參加者只有司聞曹的幾名官員。姚柚首先贊揚了杜弼杰出的情報工作,然后轉達了諸葛丞相的關切。這個儀式本該是由諸葛亮主持的,但他現在不在,而漢中第二號人物李平因某些原因沒有得到邀請。

      在安排杜弼去留的問題上,司聞曹內部出現了分歧。司聞司司丞陰輯強烈要求杜弼能夠在司聞司,他的副手馬信也支持;荀詡則以杜弼審訊徐永時的優異表現為理由,希望他能來靖安司。最后姚柚作了一個不偏不倚的決定,杜弼分配去軍謀司頂替馮膺的位置任司丞。這一決定讓所有的人都閉上了嘴。他絕對夠得上這個資格。

      另外一件事則是關于荀詡個人。經過一番折騰,成都終于批準他的妻子與兒子遷來漢中,這樣他們一家終于得以團聚。雖然距離正式搬遷的日子還有兩個多月,但荀詡已經急不可待地開始尋找新房。更讓他費心的是,他兒子荀正今年已經六歲,需要找一位老師來為他開蒙。成都的宿儒很多,漢中則更接近一個軍事基地,很少有合適的老師。不過最終荀詡還是找到了一位,就是杜弼。杜弼在去隴西之前就是個好學生,在隴西擔任主記期間也沒有荒廢過經學;再加上他性格沉穩毅定,當老師再合適不過了。

      等到這些事情結束以后,荀詡不得不再次面對那個他最不想面對的問題。出于個人感情,他絕不相信狐忠或者成蕃會是魏國的間諜;但從理性出發,他卻不得不承認他們兩個的嫌疑是最大的。這種矛盾的心情讓荀詡變得很沮喪,他感覺到自己有一種超越挫折感的負面情緒。狐忠和成蕃后來又找了荀詡幾次喝酒,都被他以工作為借口婉拒了。荀詡的專業是如何發掘別人隱藏的秘密,而不是隱藏自己的秘密。他可沒有自信將這件事隱藏在情緒之后,然后泰然自若地與可能是“燭龍”的好朋友飲酒作樂。

      姚柚禁止他對李平、狐忠和成蕃進行直接調查,荀詡只能派裴緒針對他們近期來的舉動與接觸到的人進行間接調查,派人長期監視丞相府和四個城門,并盡量搜集任何來自于這三個人的公開信件、通告、訓令等,并把這些交給新任軍謀司司丞杜弼進行分析。

      杜弼曾經與狐忠接觸過。身為軍謀司的前任從事,狐忠在禮節上得為新任司丞道賀。于是杜弼被狐忠邀請去吃了一頓飯,暢談了一夜。杜弼回來以后對荀詡表示,如果狐忠是燭龍的話,那他幾乎可以說是全無破綻——至少杜弼沒有覺察到任何可疑的跡象。

      荀詡聽到以后,只是苦笑著搖了搖頭。他也曾經跟成蕃的一個朋友旁敲側擊地問了幾句,結果除了一大堆醋壇子成夫人的花邊新聞以外也一無所獲。

      在一次例行會議上,裴緒提出了這樣的疑問:“有沒有這樣的可能,徐永其實是一個偽裝的間諜,是魏國故意派來提供假情報給我們,企圖以此來使我軍高層陷入內亂?”

      “那徐永本人呢?如果他的目的達到,我們也就會發現他的謊。”

      “他也許是個死士。

      “坦率地說,這是我最希望見到的結果。”荀詡回答。這樣一來無論狐忠還是成蕃就都是清白的了。他看看杜弼。后者搖了搖頭,表示對他的輕率發有些不滿。一名優秀的內務人員不該有這種先入為主的念頭。

      “不要因為你的人際關系而導致無謂的偏見。徐永已經被證明過是可信的了。”

      “我知道,我只是說這是最希望見到的結果,可沒說這是最讓人信服的結果。”

      杜弼這才露出一絲笑意,短短幾天功夫,他已經把自己的角色從間諜順利轉成了軍謀司司丞,而且做的要比前任要好的多。

      在這一段時間里,荀詡的主要工作就是調來狐忠與成蕃的履歷逐一審閱,看其中是否有存在可懷疑之處。這不是件容易的工作,荀詡與他們認識已久,回顧這些履歷等于是在回顧與他們的友情發展史,這總讓荀詡感覺到心痛。他不得不強迫自己用完全客觀的第三者眼光去審視,經常搞得精疲力盡。

      狐忠今年三十五歲,生于漢建安元年,籍貫是巴西閬中,父母皆為平民。建安十八年,他在雒城擔任劉璋之子劉循的近侍書吏,恰好趕上了劉備入川攻打雒城。等到次年雒城被攻破以后,狐忠隨一大批低級幕僚投降,被收編入時任荊州從事的馬謖麾下。建興三年諸葛亮南征,馬謖受命將舊情報機構“軍情督館”改組為“司聞曹”,補充了大量人才,其中就有狐忠。狐忠首先擔任的職務是司聞曹軍謀司的成都留守。兩年后,丞相府的工作重心轉移到了漢中,于是狐忠隨同整個司聞副曹也來到了南鄭,后因表現優異而逐漸升任到軍謀司從事;建興八年,中都護李平進駐南鄭,狐忠被丞相府抽調去擔任李平參軍一職至今。

      成蕃今年四十一歲,生于漢初平元年,籍貫是巴郡江州,出身是當地大族。建安十年他擔任劉璋部下梓潼令王連的親兵伍長,歷任曲長、屯長。建安十八年劉備入川時,王連閉城堅守不出,當時成蕃擔任的是梓潼城西門城尉。益州平定以后,成蕃則一直以王連部曲身份隨侍其左右。建安二年王連病卒,其丞相長史的職務被向朗接替,成蕃也被分配到向朗手下任裨將軍。建興五年,丞相府遷往漢中,成蕃隨同向朗來到南鄭;建興六年,向郎因為包庇馬謖逃亡被貶回成都,成蕃也被株連,降職為南鄭戍城尉;建興八年,中都護李平進駐南鄭,成蕃被丞相府抽調去擔任李平督軍一職至今。

      核對這兩份簡歷花掉了荀詡整整一天時間。看完以后,荀詡覺察這兩個人的履歷有兩個共同點:他們都是益州人;而且都曾經在劉璋的手下任職,并以降人身份歸附昭烈皇帝劉備。

      荀詡知道,雖然如今蜀漢官僚機構內部并無顯著的地域偏見,但“前劉璋降官”和“昭烈舊部屬”的官員之間總有那么點隔閡,這種隔閡甚至有時候會影響到人際關系和升遷仕途。李平(嚴)盡管是南陽人,但他是以劉璋的護軍身份投降的劉備,對同為劉璋舊部的益州人應該更有親近感。

      還有一件事始終讓荀詡覺得很奇怪,那就是狐忠與成蕃調任為李平幕僚的理由。檔案上只是簡單地寫著“補闕”,不能說明什么。根據徐永的供詞,郭剛在得知李平調入漢中以后就立刻讓“燭龍”接近李平,配合鄧先進行疏浚工作。換句話說,如果他們其中之一是燭龍的話,那么一定曾經主動要求——最起碼表現出過姿態——調去李平身邊充當幕僚。

      他按照這個想法去調查了一番,結果一無所獲。至少在官方文書上,狐忠與成蕃都是被動接受調令,沒有表現出任何主觀意愿,看上去好像是被隨意挑選出來的一樣。

      “不行,我得去丞相府核實一下。”

      荀詡想到這里,忽的站起身來。他手里的人事檔案只是抄本,所以只有文字紀錄而無印鑒痕跡。調令既然是從丞相府發出,那么在丞相府的輔官臺內一定收藏著檔案原本,上面有每一次人事變動時各相關部門的印鑒,能清楚地反映出行政運作過程。

      于是荀詡把兩本檔案擱回到書架上,揉了揉酸疼的眼睛,長長地打了一個呵欠。此時夜色已深,荀詡從旁邊的柜子里取出一件黑色布袍披在身上,隨手用銅帽壓滅蠟燭,轉身離開屋子。

      今晚月色很好,天空沒有一絲雜云,清冷的月光毫不保留地投射下來,整個南鄭城像是被罩上了一片雪色,人走在大道上可以清楚地看到遠處百步以外的景色。全城此時已經陷入了沉睡般的安靜,唯有丞相府前還懸掛著兩盞醒目的八角燈籠,自從諸葛丞相搬來漢中以來,這兩盞燈籠從來不曾在夜里熄滅過,幾乎成為南鄭城最為醒目的標志。

      荀詡到達丞相府門口以后,首先注意到的是拴在府門右側拴馬柱前的一匹馬。借著月光,他可以看到這是一匹良種青驄馬,鬃毛梳理得整整齊齊,從青皮質地的轡頭與滾金馬鞍來看是屬于相當有地位的人。

      “這么晚居然還有人來?”荀詡一邊側過頭去端詳著那匹馬,一邊走進丞相府。

      輔官臺位于丞相府大院的深處,這里是存放各級官員人事檔案的地方,安靜無聲。只有漢軍大勝或者打敗的時候,這里才會熱鬧那么一陣子,平時則是人跡罕至,連通往入口的小徑兩側的野草都比別處高出半分。

      輔官臺值班的是一個在戰爭中殘廢的士兵,他只有一只手和一只眼。荀詡進來的時候,他正站在門口站崗,雖然周圍一個人也沒有,他的站姿仍舊無懈可擊,荀詡還沒靠近,這名士兵已經覺察到了他,伸出手來橫在那里,大聲叫了一聲:

      “口令!”

      “光武。”荀詡報出口令,然后說出自己的身份。士兵這才把他僅有的一只手放下,恭敬地說道:“得罪了,大人”

      荀詡唔了一聲,然后開門見山地說:“我需要查閱一下檔案。”

      “您的批文,大人。”這名士兵在行伍中顯然受到過很好的訓練,每一句話后面都帶著一句響亮的“大人”。

      “靖安司的官員有特權隨時查閱檔案。”荀詡不太高興地晃了晃自己的令符,這名士兵顯然是新來的,還不太懂規矩。

      士兵接過令符來仔細看了一下,才意識到自己弄錯了。他有些發窘,紅著臉把令符交還給荀詡。

      “對不起,我弄混了,大人。”

      “呵呵,難道還有別人來過這里?”

      “是的,就在剛才不一會兒。大人。”

      荀詡一聽,目光一凜,他立刻聯想到丞相府門口拴的那匹馬。

      “是誰?你還記得嗎?”

      “中都護李平的參軍狐忠。大人。”

      士兵的話讓荀詡的神經一下子象被鞭子猛抽了一下,原先那點困倦全沒了。狐忠在這深更半夜來到輔官臺做什么?難道是要掩蓋他檔案上的線索?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2. <div id="cxiam"></div>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1. <em id="cxiam"></em>

        最近日本韩国高清免费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