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丞相慧眼如炬,我等經營梁國已久,為此梁國百姓與世家門派皆對我等有所了解。
    但虞國之情較為特殊,其攝政丞相許亨名聲不佳。
    若無緣無故給予我等高位,再開水陸通行之事,多半會引起百官彈劾、百姓惶恐。”
    “因此虞國丞相需要一個借口接納我等。
    只需我等稍行助力,便能以友軍身份介入虞國朝堂。”
    “如此機會堪稱珍貴,若非虞國遭受魏國兵鋒,楚國斷然不會同意我等介入虞國朝政。
    望諸位少君多加思慮,為我水族興盛慎下決定。”
    楚皇將梁國之事引導向虞國后,水元殿內的氣氛才活躍起來。
    幾位龍屬少君暗自琢磨片刻后,認為此事有執行可能,但其中利弊還是讓他們難以取舍。
    周元聽了半天也明白了一眾有智龍屬的訴求,左右不過是生存無礙后,追求更廣闊生活空間。
    如此看似利弊皆有的選擇,未必不能只求實惠。
    “諸位少君太過坦誠,我有一法可不累及渠河水族,又可得虞國實惠。
    我啟智后曾游歷人間,知曉天下事真真假假難以分辨。
    因此我等不必過于直率,耍一番手段得一份名聲也未嘗不可。”
    “我意聯絡梁皇道明我等所需,令其做介使魏國宣稱遭受渠河水族攻擊,且頗有損失。
    既然一切為假,魏國也可調動水軍巡查近海,宣稱重創渠河叛逆。”
    “如此虞國丞相拿到接納我等的借口,我等也有了出游享樂之地。
    此乃雙贏之策,虞國遭遇魏國兵鋒急需提振士氣,至于盟友是真是假又何需考證。
    他們更需要有盟友出現,振奮民心、穩固朝堂。”
    周元的話看似漏洞百出,但確實有執行的可能,并且代價較低、風險可控。
    楚皇聞心生不快,這司律少卿果然妨礙他影響水族,當真是一大變數。
    “少卿之未免太過理想,既然促成盟約會提振虞國士氣,魏國又怎會同意作假。”
    “無他,兩害取其輕罷了,魏國不想我等侵擾沿海城鎮,便會順勢將我等引入虞國。
    至于那幾分士氣算不得什么,入陣盟友才能維持士氣,僅以盟友之名增加的士氣當一觸即破。”
    周元的提議符合水族作壁上觀的心態,因此眾龍屬更傾向于作秀結盟。
    楚皇見事已至此,便知難以借助水族之力影響魏虞戰事了。
    所幸他對此也不抱太大的希望,不如及時止損,維護水族大義。
    “少卿之法或許可行,我等不妨一試,即便不成也無甚損失。
    大不了局勢惡化難以統御江河后,退入海外諸島生活。”
    “只是人間妖魔大有隱秘,可超乎常理的提升實力,我等最好不要拋棄玄水部退守海外。
    當多加催促,驅使他們查明其中隱秘。
    否則再過些年月,那些有智大魔不知會變得何等強悍,乃至出巡四海斷我等后路。”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