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他們反應過來,羽林校尉周的旗號,可能屬于那位竹鄉縣子、新元榜魁時,羽林騎早已遠去。
    不過這也沒什么,愛看熱鬧是人的天性,周元雖然走了,他們卻還能追過去。
    “調轉方向,跟著那隊羽林騎,我們去看看周校尉欲往何處。”
    “父親跟著周校尉作甚,我們又和他說不上話。”
    “笨死你得了,周校尉探秘之能名震京城,只要他常駐的地方,田宅府院必然大漲。
    我們跟過去先買上一些,等價格漲起來再賣,豈不是白得一大筆錢財。”
    想趁機賺一筆的人不少,致使繁忙的官道出現了一股逆流,有的追著羽林騎前進,有的快速趕回京城通知主家。
    正常情況下監視羽林軍是大罪,但這是在路上遇到的,誰也不好拿他們的不是。
    因此,隨著時間的推移,向著寧安縣前進的人越來越多。
    “校尉大人,要不要通知周邊縣兵驅散人群。”
    “隨他們去吧,官道四通八達,咱們還能管他們去往何處經商不成。”
    當周元一行人抵達寧安縣時,寧安縣的縣令、縣丞,已經率領一眾縣中官僚立于城門處等待了。
    “周校尉大駕光臨,使我寧安縣蓬蓽生輝,請入城休息,城中百姓皆盼著校尉大人能多住幾日。”
    寧安縣令是一位四十余歲的微胖文士,看到周元翻身下馬后,圓臉都快笑出花來了。
    這可真是人在家中坐,喜從天上來。
    誰能料到本來治理成績平平無奇的他,還能交上如此大運。
    這機會要是抓好,說不得他就不用做寧安縣令了,不升到京城,也該下放升升職位。
    “縣尊如何知道我等要來,難不成城中有異、胸有成竹。”
    “校尉大人就不要取笑下官了,喚我一聲張縣令便好,萬萬當不得縣尊之名。
    我之所以知道校尉大人要來,是因縣中商戶通報。
    他們去京城的路上與校尉大人迎面對行,見校尉大人將旗后便立刻趕回通報。”
    “原來如此,還請張縣令為我等安置居所,我等需在縣中住上幾日。”
    “應該的,校尉大人有朝廷職務經辦,我寧安縣必定全力配合。”
    在一眾縣屬官吏的陪同下,周元的探秘隊進入了寧安縣。
    縣中百姓仿佛過節般,分離青石大道兩側,對著周元一行人不斷揮手。
    他們有的是來看新元榜魁的,有的是來看少年勛貴的,更多是來看周元到底是何模樣,會不會在縣中居住。
    當他們發現周元真的要入縣居住后,不由發出陣陣歡呼。
    “校尉大人你看,你之名望已傳遍京師三輔之地,縣中百姓皆歡欣雀躍。”
    “承蒙厚愛、愧不敢當,我需更加努力,才能不負百姓期望。
    不知張縣令有沒有聽說過通天麻繩的故事,我此番入城,便是為了查驗戲法繩技。”
    “通天麻繩?校尉大人說的是神仙索吧,我上任后曾仔細查閱過寧安縣志。
    廣化記中收錄的繩技篇,縣志中有明確記載,至于仙索偷桃的民間奇聞,卻沒有任何記載。”
    “既有縣志記錄,可帶我去當年麻繩通天的戲臺一觀。”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