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笙怪記錄的文書很多,甚至包括各個王朝的終結與開端。
    但它的記載并不精準,多以民間見聞為主。
    即便如此,這座三層木樓內的竹簡文書,依然價值非凡。
    能夠幫助大魏史官梳理,自昆吾國到大魏之間上千年的歷史脈絡。
    周元大致觀看幾本竹國記事后,便攜帶二十位隱民前往了秘境出入口。
    他不準備隱瞞自己獲得了竹君之篆,根據竹君篆書的記載,秘境之篆并非極為罕見的珍寶,而是早已出現的傳承。
    因此,大魏沒道理接觸不到各類秘境之篆,更不可能將所有的篆皆收入皇室。
    當然最重要的原因還是,一枚功效有限的篆,遠不如他現在表現出的尋寶能力有價值。
    另外就算真發生意外,他也能啟動幫派傳送,在極短時間內返回清沙水府。
    做過利益對比后,他認為此事沒必要隱藏,直接公開反而比編造謊更為穩妥。
    因為大魏朝廷可以不在意一枚篆,但肯定在意下屬是否坦誠可靠。
    特別是像他這種特殊人才,可靠可信遠比秘境珍寶更為重要。
    “貴人,前方無路了,我還要繼續走嗎?”
    “向前走便是,林盡水窮處、復行而上,可豁然開朗,見天地廣大、竹鄉夢園。”
    一位隱民扛著竹竿麻布旗,上書羽林都尉周的字樣。
    那是周元給他寫的護身旗,防止秘境外駐守的武者將官,將他當作有智妖魔擊殺。
    得到周元的命令后,扛著竹竿麻旗的壯漢一咬牙,閉眼撞向了身前的竹海丘壁。
    下一刻,他突然感覺自己踩到什么堅硬之物。
    隨后便被一只鋼鐵大手一把抓起,冰冷戰刀貼上他的脖頸,黑鐵鬼面下是一雙兇戾之目。
    于此同時,其他武者將官也大吃一驚,那家伙是人是妖,竟然一出現就踩到魏武卒的肩甲,這運氣也太差了。
    “我有將旗、將旗·······”
    魏武卒扯開麻布旗看了一眼,才將他放下,并招呼羽林輔騎過來接收。
    “都尉遣幾人入營。”
    “稟貴人,共有青壯二十人。”
    后續走出秘境的隱民青壯就沒有那么驚險了,皆受到了良好招待。
    直到周元走出秘境后,高度戒備的武者將官與羽林輔騎才放下心來。
    “都尉太過獨行,你之責為搜尋秘境,我等之責為護你周全。
    你身入秘境以得全功,卻害的我等集體失職。
    若你有個好歹,我等數十人有何面目回京復命,還請都尉日后莫要莽撞,當謹記將為穩、兵為勇。”
    周元享受到了第一位走出秘境的隱民待遇,剛一出現便被武者將官們圍起來教導。
    面對此景,他自然滿口答應,表示下次絕不再犯。
    一眾將官見他承認錯誤,也做出了保證,才覺得這位魯莽上司,還是較為聽勸的。
    “都尉,你這是把秘境寶箱搬出來了,有何寶物需要如此小心。”
    老道人打開兩名羽林輔騎手中的竹箱,打算替周元公示,讓在場眾人皆作見證。
    卻不想,竹木箱之內一無靈物、二無寶器,只是一些陳舊書簡。
    “都尉犯險就是為了這些竹簡嗎,如此也太不明智了。”<b>><b>r>
    老道人雖然說著竹簡不值之類的話,卻還是下意識翻開了標有‘篆書一卷’字跡的竹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