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較靠近人族紀元的海族紀元,被洪水覆滅,就屬于挺搞笑的一件事,說是被覆滅,但是其實還有遺族留存,現在地球上面存在的人魚、魚人、鮫人、海妖等種族,基本上都是屬于那個時侯海族遺留下來的血脈,就跟靈族三眼人遺留下來的血脈,精靈和妖精一樣。
別看地球在整個宇宙中不怎么起眼,但是地球其實是最原始的洪荒大陸碎片之一,主宇宙發展到這個規模都是由洪荒大陸碎片里面蘊含的無量玄黃之氣才讓到的,否則的話,洪荒多元宇宙也不可能在洪荒碎裂之后僅僅幾十個會元的功夫就能夠形成雛形,甚至現在結構異常的穩定,就是道祖鴻鈞跟六位天道圣人計劃分裂洪荒大陸的時侯,早就對多元宇宙的結構進行了規劃了,現在的發展都是按照道祖鴻鈞的規劃嚴絲合縫來的,沒有出一點的差池!
這八艘外星里面的飛船星圖也非常完整,五艘特里特克文明的飛船是中級探險船,并不是什么星際戰爭制式用的軍艦,而奧洛特文明的三艘飛船就是最普通的運輸船,別看他們飛船上面的武器裝備不少,但是實際上,他們飛船的武器裝備水平連跟唐忠國無人艦隊里面的武器裝備水平都沒有辦法比,這還是有些規模比較大的量子武器沒有裝載在無人艦隊的探索飛船上面,否則的話,這些飛船都是具備攻打一個文明星球的能力的!
要知道,攻打星球和殖民星球是兩碼事,攻打就是要用武力讓他們屈服,第一手就應該使用一個戰略型武器展露手段,起到震懾的作用,而殖民星球,只要把設備和生產力投送到星球表面大氣層內即可,然后讓設備和生產力在星球表面,自由地侵占資源,只要把所有資源點占領完成了,那就算得上正式的殖民了!
特里特克文明的星圖覆蓋范圍主要在銀河系的英仙座懸臂,而奧洛特文明的星圖覆蓋范圍則實在矩尺懸臂,正常來講,按照這兩個文明的宇宙航行速度是根本就不會碰面的,因為他們很少出自已的勢力范圍,尤其是,唐忠國現在所在的位置,也是獵戶座懸臂的范圍內,他們連這邊的星圖都沒有,只能夠靠著母星發射的宇宙廣播作為標記點進行航行,否則的話,很容易就會導致飛船迷航的,要知道,在宇宙真空里面迷航可是非常嚇人的,特別是特里特克文明和奧洛特文明根本就沒有掌握暗能量聚合技術和物質元素重組技術,所以談不上能夠在宇宙真空里面維持消耗狀態。
等到唐忠國接取了八艘飛船上面的所有轉譯資料之后,他才知道,這兩個文明能夠迷航到獵戶懸臂的主要責任還是在他的身上,因為他多次的進行宇宙穿梭進入宇宙夾縫,而每次打開宇宙夾縫,夾縫之中的大量信息都會瘋狂的涌入量子領域的公共信道,這種公共信道正式現在銀河系里面各個星級文明掌握的量子通訊技術使用的,唐忠國沒有把公共信道當回事的最主要原因,就是這些他們華夏文明和異聯辦的信息雖然也會通過量子領域里面的信道,但是他們的信道是進行過高度加密的,即使夾縫里面的大量宇宙信息傳輸過來,也影響不到他們的信道,畢竟,在量子通信技術開發的時侯,量子信息加密技術就通步開發好了,唐忠國他們也就沒有需要過濾公共信道里面雜亂信息的額外工作了。
不過,這些雜亂信息對于特里特克文明和奧洛特文明影響可是非常大的,畢竟,在獵戶座的這些培養基地,因為特殊情況早就被奧洛特文明給放棄了,除了額定時間會派遣一支小型艦隊過來維護相關設備運行,其他時侯并不會有多在意這邊的基地,即使毀掉了對他們也沒有什么影響,而特里特克文明的五艘探索船本來就是出來找尋新的資源星球的,但是因為公共信道里面信息太雜亂,他們給自已的飛船錯誤的定位到了獵戶座,并且跟奧洛特文明的航道裝在了一起,導致兩邊的蟲洞發生裝置通時過熱,誤以為是對方釋放的干擾,才不由分說的打了起來!
其實,唐忠國不知道的是,現在的銀河系沒有一個明確的統御整個河系的文明,也就沒有一個具有權威的聲音,能夠對所有技術利用設定好行為規范的,在一些能夠統御整個宇宙的文明手下,都是有一套行之有效的宇宙共用資源行為管理辦法的,在之前,異聯辦就解讀了一部分從地藏王菩薩那里獲得的提利摩亞文明的資料,里面就有相關的管理細則,不過,異聯辦根本就沒有當回事,這種信息對他們來說重要性比較低。
拿到了兩個懸臂的星圖之后,現在「中央智腦·昆侖」掌握的星圖規模就已經達到了三個懸臂之多了,畢竟,銀河系只有四大懸臂,而且他們兩個文明的星圖都把星系和星球的物資豐富程度和開采價值都已經標注好了,只要能夠完美的跟華夏文明的星圖進行嵌合,就能夠直接使用這個銀河系全圖,本來,根據異聯辦的計算,就算是有現在中央智腦掌控的無人艦隊在深空里面一邊復制一邊探索,也需要足足一百多年的時間,才能夠把整個銀河系的星圖全部掌握到手里面,但是沒想到兩個文明就節省了三分之二的時間,也就是說,在有個三四十年的光景,只要無人艦隊把盾牌-南十字懸臂的星圖被備述好之后,華夏文明全面進發星空就已經可以開始了!
要知道,現在異聯辦掌握的星際力量,已經讓國內不少人躍躍欲試了,實在是對星際越發的了解,也越發的向往,目前異聯辦有明確著錄的宜居星系和宜居星球就多達上千了,這些星系和星球都是需要開發的,尤其是,每顆新的宜居星球上面都會出現迥異于地球的物種,這是多么龐大的新領域,再加上現在華夏對星際學領域的知識也不再藏著掖著了,在國內一連串開辦了四所專業星際大學,并且在所有一流高校里面開辦的專業性比較強的星際領域學科,因此,吸收了國際上大量的人才向華夏及泛華夏國家流動,這種人才虹吸規模甚至都要超過二戰結束之后的實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