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5和新殲6也沒有掉鏈子,畢竟唐忠國比其他人提前多來閻良了五天,就是想看看這兩架飛機有沒有什么隱患的,這兩架飛機里面裝的可是他經手過的發動機,除了問題可不單單是貴飛的事,也有沈飛的鍋的!
一天的試飛工作結束之后,空軍方面已經初步認可了這三架飛機了,現在就是等著上面來人進行技術凍結,行成完整的生產規程文件之后,就可以定型試產了,這個過程起碼有半個月左右。
不過,即使可以試產了,整個奉天聯合l也沒有停下來休息,雖然他們雖然現在的生產內容變少了,但是他們的工廠升級可是迫在眉睫的,不僅要升級工藝和流程,還要升級設備和廠房。
原先的廠房簡直是不堪入目,雖然唐忠國跟聯合l的管理委員會多次提了衛生問題,但是委員會的人都沒有當回事,他們大部分人都覺得衛生問題根本影響不了生產,然而,自大之前生產葉片的時侯,葉片鑄模里面出現了金屬削導致一整批的壓氣機葉片不合格報廢之后,委員會也就不在逆著唐忠國的意思來了。
現在奉天聯合l里面出現了一個新的組織,全名叫讓衛生監督辦公室,專門就是巡視各個廠房衛生問題,為了讓工人們自覺,委員會還出臺了一個新規,如果該車間一個月內出現7天衛生檢查不合格的,扣除當月獎金,如果當月全部衛生檢查合格的,多發一倍的崗位獎金,雖然崗位獎金就五塊錢,但是工人們的熱情還是很高的。
因為唐忠國優化了渦噴6發動機的生產工藝和材料技術,所以現在生產渦噴6不僅成本沒增加,還降低了不少,因為上面空軍的報價沒變,所以410變相能省下不少錢,這些錢基本上都給工人發工資了,112廠的情況也一樣。
就在這邊廠房全部收拾干凈,工藝流程也穩定下來之后,奉天聯合l又接到了上面的新任務,就是要求新的高空高速截擊機,要求達到雙二二的指標,也就是最大速度2.2馬赫,最大升限2.2萬米。
對于這個項目,唐忠國熟悉的不能再熟悉了,那就是殲8項目,這個60年代中期提出來的項目可是命途多舛的,一開始想法還能夠達到,不過后來軍方要求不斷加碼,從雙22到雙25,再到最后的雙30,他們是在國際上看見什么好的都要擁有,雖然60年代末的時侯,殲8就首飛了,但是上面根本就沒人關心了,這個項目就這樣徹底停擺了,一直到改革開放的時侯,這架飛機有參與到了所謂的和平典范計劃里面,被美國佬拿走之后,研究來研究去,也并沒有讓什么改進就又送回來,但是這時侯的殲8在國際上根本就沒有什么競爭力了,直到84年的時侯才最后完成了所謂的2型殲8的首飛工作,這中間足足20年的時間,全都耽誤了進去,讓人感到唏噓。
唐忠國當然不想重蹈那個覆轍了,他打算用一年的時間就完成研制,在劉司令還在位的時侯就把這架飛機給定型了,雖然空軍的要求一會一變化,但是他們要求的有高空高速能力的重型截擊機還是比較符合空軍現在的需求的!
但是原本17噸的最大起飛重量就不行了,這個起飛重量根本算不上重型戰機,勉強能到中型的樣子。
要知道,經過唐忠國優化過的殲7現在都已經超過10噸了,如果只是單純把殲7拉長放大塞個雙發的話,只要氣動布局不變,起飛重量也可以-->>輕松超過20噸。
所以,拿到了上面的需求之后,聯合l的設計工程師經過討論之后就決定了,不能單純的拉長放大殲7,還要對原本的渦噴7進行大改。
之前的渦噴7沒有大改主要還是因為上面太著急了,這項目卡了四年多了,早點出來還能早點讓上面看到點希望。
但是,這次的殲8可不是仿制任務,而是需求任務,只要能夠達到空軍的指標,空軍不管你飛機造成啥樣,你塞什么發動機人家都不會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