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個月的功夫,410廠的工人也徹底對唐忠國這個小年輕五l投地了,不是因為他能夠設計并且指導生產一臺渦噴7,而是他幫助410廠里面,把以前的渦噴6發動機的工藝進行的優化,使得現在的新版的渦噴6首翻周期和全壽命都有了飛躍的提升,甚至性能都變得非常的恐怖,原本的渦噴6最大推力也就是29.5kn,現在的最大推力已經達到了32.5kn,加力推力達到了40.2kn,推重比也已經超過的7,全壽命甚至達到了1200小時,最重要的是成本沒有上升,反而下降了一點。
新版的渦噴6被空軍試用之后發現,殲6和強5的性能因為發動機的提升,有了質的提升,相應速度更快了,作戰距離更大了,原本殲6的實用升限和最大速度從原來的1.7萬米和1.2馬赫,提升到了2萬米和1.5馬赫,作戰半徑也擴大到了800公里的范圍;而強5提升也尤為明顯,實用升限提升到了2.5萬米,最大速度提升到了1.7馬赫,作戰半徑擴大到了1000公里,甚至于最大載彈量也提升到了2000公斤,要知道,按這個數據來說,基本上可以把強5當讓一定程度上的截擊機使用了。
當然,因為強5和殲6的跨越式提升,上面也是得到了消息,正式通意了劉所長的聯合管理的提議,雖然最后聯合管理也是由兩所兩廠共通建立了一個管理委員會來進行管理,但是就這樣也能夠大大的提升了原本的管理效率了。
唐忠國也是趁機把自已的對研究所和工廠的管理意見形成了書面的文字,提交到了管理委員會,經過管理委員會的一致通意,正式立文通知各兩廠兩所,不過,即使現在兩廠兩所在進行管理改革的過程中,但是生產效率和實驗效率卻沒有受影響,反而效率提升了起來。
殲7的推進速度也非常的快,前兩架原型機已經于2月8號正式出廠了,并且定好了試飛時間,等待試飛檢驗了。
不過,雖然嘴上這么說,但是兩所兩廠里面的所有人都認為,這架殲7已經算是徹底完成了,紙面數據也是完全超過了原本的米格21的,甚至于,兩所的人開始研制殲7的改進型了,方案也已經出了三個版本了,分別是改成機腹進氣、機鼻雷達的殲7-i型,改成兩肋進氣、機鼻雷達的殲7-ii型,改成雙座氣泡艙蓋的殲教7型。
甚至于一些601所里面的興趣小組,還在研究主動制導的火箭彈,也就是所謂的空空導彈的雛形,他們還拿出來了一組原型機,等著殲7試飛的時侯,用基地里面改裝升級過得新一代強5來試射一下!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