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90年代初期,全自動的流水線在國內幾乎沒有,以香坊的這個罐頭廠為例,最常見的機械就是封裝機和灌裝機。
以香坊罐頭廠的灌裝能力來說,日產量最高能達到三千五百罐,約等于0.3個車皮。
要是只靠著這個這一個廠子,想要湊齊三千個車皮的貨物,那王朝陽不知道要等到猴年馬月去了。
“老爹,這樣不行啊,要真想把這件事辦成了,必須得增加產能。”看著罐頭廠的賬本和資料,王朝陽對王震說道。
“還增加產能?”王震彈了彈煙灰,皺著眉頭說道,“現在這廠子都已近夠大的了,想要再增加產能,那還得買廠房,買設備,這可不是幾十萬塊錢就能搞定的啊。”
“這可是為了換飛機用的,要是從外面批發,那一罐最起碼也要要合到三塊五,按照賬本上來看,咱自己生產的話也就只需要兩塊錢”,王朝陽看著王震的眼睛,認真的說道,
“一共三千車皮的貨物,大概要五千萬個罐頭,要是全都用咱自己生產的,那一共就能省下五千萬塊錢!而且拿錢買了設備,以后咱還能再賣出去,這筆錢花的可一點都不虧。”
王震有點被說服了,將煙頭掐滅,站起了身來。
“那就買設備,把這廠子所有能用到的地方全都擺上設備,咱也不對外銷售了,把整個銷售部門的工人全都撥到生產車間,所有生產出來的罐頭全都堆到庫房,爭取用最快的速度,把三千車皮的罐頭全都給他生產出來!”
……
王震不愧是一個優秀的退伍老兵,說干就干,距離上次父子二人談話過后,不到一周的時間,五百臺灌裝機和封裝機就已經被安置到了廠房內。
僅僅一周的時間過去,罐頭廠內的工作氣氛可謂是煥然一新。
除了門衛保安之外,所有部門的員工全都變成了車間工人,除此之外,王震又大手一揮,將原來的一百多名下崗工人重新招了回來。
三百人的工廠,再加上五百臺新買來的設備之后,原本顯得空蕩蕩工廠,現在甚至開始變得有些擁擠了起來。
在工廠大改革的同時,王朝陽也沒在家里閑著。
因為香坊罐頭廠之前一直生產的都是水果罐頭,尤其以黃桃罐頭為主力產品,但要是真的拉三千個車皮的水果罐頭去和毛子換飛機,對面怕是會把他們踢出毛熊國。
所以王朝陽在第二天,就直接來到了位于內蒙的準格爾旗,之所以來到這里,不僅因為這里是全國最大肉牛牧場,更重要的是,這里是距離哈市最近的進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