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條河怎么干了?”
等大家意識到不對勁,之前與河岸齊平的河水徹底干涸了,河床像是旱了很久。
這條河的上游是一條暗河,終年水汽豐沛,只有風災時節無法聚水,等到風災結束,河水很快就會漲滿。
先是禁地生變,現在身邊又發生這么詭異的事情。
眾人噤聲,心中膽寒,登時作鳥獸散。
此時就在河岸上,站著一個透明人,河水從腳下匯入它體內,組成它的身軀,它靜靜站在那里,眾人卻看不到它。
它的臉是平的,沒有五官,亦不分男女,平滑如鏡的臉正對著禁地的方向。
隨著天災不斷擴張,站在這里就能看到天邊的恐怖天象。
它似乎正在凝視禁地天災,然后轉了轉腦袋。
一名修士正在飛遁,迫不及待想要逃離這個鬼地方,忽然表情一呆,背后多了一道透明的人影,人影擁住他的后背,緩緩融入他體內。
“這位道友,不知在哪方仙國修行?看這架勢,后面只怕要亂了,大家不妨同行,好有個照應?”
三名修士忽然飛過來,將他團團圍住,看向他的眼神不懷好意。
每逢亂世,總會有渾水摸魚之輩。被三人盯上,以此人化神初期的修為,恐怕兇多吉少。
只可惜三人沒有注意到此人的異狀,他的眼珠動了動,逐漸恢復了神采,只是神情依舊呆板,轉過身,自顧自飛向禁地。
“咦?道友沒聽到老夫的話么?”
見此人竟敢無視他們,三人暗怒,閃身攔在此人身前,厲聲呵斥。
孰料,這是他們留在世間最后的聲音。
三人忽然一動不動,眼睜睜看著此人從他們中間穿過,身上的血肉以肉眼可見的速度干癟,變成三具干枯的尸體。
……
無極院。
懸在半空的靈鏡,鏡面猛然轉動,將圣地邊緣幾十座的山峰映入鏡中。
靈鏡不僅能映照出地面上的景象,即使對方藏在地底,也能被靈鏡照出來。
靈鏡照徹群山,山體內外明澈,能夠清楚看到,鏡中有一道閃電,正在山中不停穿行。
對方似乎意識到自己暴露了,那道閃電立刻改變方向,試圖擺脫靈鏡。
東蛟王冷哼一聲,打出一道印訣,靈鏡頓時明光大放,牢牢鎖定閃電,無論對方逃向哪里,始終無法逃離靈鏡的照耀。
閃電驟然而止,或許明白自己躲不下去了,做出了某種決斷,速度暴增,直奔另一個方向,明顯意有所圖。
“去!”
看到鏡中景象,眾人反應極快,靈霧旁立刻飛出三道遁光,向靈鏡映照的地方疾馳而去,去堵截那道閃電。
出動的僅有三人,分別是金庚、南惲王和都煞王。
這是他們早就商量好的,只要秦桑現身,他們便兵分兩路,無論如何都要留下一半人看守靈霧,以防秦桑用調虎離山之計。
如果月凜霜沒有危聳聽,他們不能獨自行動,兩人聯手也未必能攔下秦桑,兵分兩路是最穩妥的。
又由于他們互不信任,彼此戒備,為了平衡,便由金庚、南惲王和都煞王出擊,留下東蛟王、媯庚和月凜霜,再伺機而動。一切只求穩妥,不給秦桑留有可趁之機。
孰不知,引走他們的乃是雷獸戰衛,此時秦桑正藏身別處。
靈鏡照出的閃電并非遁光,或者什么障眼法,那就是雷獸戰衛的本體!
秦桑的意圖很明顯,就是誘使他們分兵,各個擊破,沒想到輕易就達成了目的。以防萬一,他提前把五雷使院印也交給了雷獸戰衛,倘若此計不成,便用這件道庭重寶為餌,迫使他們不得不分兵。
可惜沒有如秦桑期望,出現一個落單之人,這些人顯然對他早有防備,時刻保持三人同行。
這座仙府并不大,倘若一方有難,只要三人相互照應,擋住秦桑的第一波攻勢,增援馬上就到。因此縱然成功誘使對方分兵,留給秦桑的機會也稍縱即逝。
雷獸戰衛是真的,氣息也是真實不虛,他們現在被雷獸戰衛吸引了大部分注意力,而且被引出去的三人肯定更加警惕,秦桑以留在靈霧附近的東蛟王等人為目標,可能是更好的選擇。
更重要的是,媯庚此女的神通受到玉佛克制,是最好的突破口!
以天覺雷衣遮掩行跡,秦桑悄然靠近靈霧,東蛟王三人盯著靈鏡照耀的方向,渾然不覺秦桑正在逼近。
‘刷!刷!刷!’
三道遁光從天而降。
金庚、南惲王和都煞王將一座山團團圍住,靈鏡顯示目標就在此山腳下!
就在這時,另一邊的東蛟王好似察覺到了什么,突然將頭頂的靈鏡調轉鏡面,鏡中映照出另一座山,山頂一道模糊的人影立刻被照了出來。
看到鏡中景象,東蛟王及兩女都面色微變。
此山就在靈霧附近!
此時此刻,很難分辨究竟哪一個是秦桑的真身,或許兩者皆是,因為按照月凜霜的描述推斷,秦桑乃是法體兼修。
如果秦桑自己分開行動,分薄自己的實力,其實是好事,但秦桑敢在這種情況下主動逼近他們,誰又敢掉以輕心?
‘轟!’
在靈鏡照出人影的同時,地動山搖,被金庚等人包圍的山峰突然炸開,雷霆萬道,噴薄而出,驚人的雷威震動整座仙府。
而鏡中那道人影也不再隱藏,激射而來,鏡面中的那張臉異常清晰,赫然就是秦桑本尊。
兩處大戰幾乎同時爆發!
剎那間,秦桑逼近靈霧,靈霧旁的三人同時率先感到一股凌厲的劍意,只覺眼前驟然昏暗,高空星光隱現,猶如黃昏日落時分,又似破曉之前。
“果然是劍陣!”
媯庚輕呼。
了解秦桑的神通法寶之后,他們便開始推測,秦桑若要強闖靈霧會選擇怎么做,大家群策群力,斷定秦桑絕不會放棄使用劍陣,事實果然如他們所料!
“找死!”
東蛟王低吼,他不相信,秦桑獨自一人能在他們六人面前泛起什么浪花。
他袖袍一鼓,射出一道靈火,恰似天女散花,靈火分化七道,環繞周身旋轉,猶如七朵火蓮。
透過靈火能夠隱約看到,每朵火蓮中間都有一根赤金靈柱。
靈柱和赤鱗神柱一般大,形制也都相差無幾,表面同樣雕刻了密密麻麻的鱗片花紋,比起真正的赤鱗神柱卻失之神韻,如果說赤鱗神柱雕的是龍紋,這些靈柱上的只能算蟒紋。
此乃東蛟王仿照赤鱗神柱煉制的靈寶,自名赤鱗靈柱,雖沒有護國神器的威能,也不容小覷,靈柱共有七根,自成陣法,取的是七七四九,周行圓滿之意。
既然猜到秦桑會施展劍陣,他們自然早有防范,東蛟王祭出赤鱗靈柱的同時,月凜霜身后再現白狐虛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