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承乾的目光也看著歐陽通和王福畤兩人,臉上露出一抹莫名之色。
別看這兩位官吏的名聲,在史書上不算太響亮,他們的父親或者子嗣,可都是名傳青史的絕世大才。
歐陽通的父親是歐陽詢,是中國歷史上著名書法家,“唐初四大家”和“楷書四大家”之一。
王福畤的兒子是王勃,“初唐四杰”之一,一篇《滕王閣序》被稱為天下第一駢文。
可惜,歐陽詢在貞觀十五年已經病亡,王勃還要過幾年才出生。
中年男子接著朗聲念道。
“詩會第五甲上官儀,為弘文館直學士,所作的最后一首詩評分為,五個甲等中!”
他就是上官儀?
李承乾看著跟前這個30多歲的中年男子,臉上露出一抹好奇。
上官儀可是官居宰相的大才!
可惜他的才華還未得到發揮,就因為幫助李治起草廢后詔書,得罪了武則天。
最后被誣陷謀反,下獄處死。
李承乾看著性子沉穩的上官儀,他微微點了點頭道。
“得招募上官儀這個大才!”
沒想到詩會還能遇到兩位有宰輔之能的大才,還真是意外之喜。
隨著后六甲宣布出來,所有人的目光全都集中在李承乾、裴行儉、崔神基和敬播四人身上。
“太子殿下竟然進了前四甲!”
“也不知道殿下的大作是什么,我現在太期待了!”
“除了殿下外,竟然還有兩個年輕人,看來他們兩人今天要揚名天下了!”
“...”
除了圍觀的百姓在議論紛紛,就連一側高臺上的李世民,他的臉上也充滿了好奇。
原來那三個大才,還有兩個是他從未見過的年輕人。
可這樣的大才,為何會籍籍無名?
中年男子清了清嗓子,他接著朗聲念道。
“詩會第四甲敬播,為太子校書,所作的最后一首詩評分為,兩個甲等上,三個甲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