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過兩天,紀大娘帶著杠頭過來做飯,剛到胡同口,便被人叫住:“這位大嬸,請問你是住在這里嗎?”
大嬸?
紀大娘皺起眉頭,上上下下打量面前的人,一臉老褶子,比她爹都老,還敢叫她大嬸?
“你管誰叫大嬸呢,我啥時候有個你這么老的侄子?”
那人這怎么還罵人呢。
“大姐”
“誰是你大姐?“
“大妹子!”
紀大娘翻個白眼,總算有點家教了,年紀一大把,怎么就四五六不懂呢。
“啥事兒?”
“你住這兒,一準兒知道咱們這兒有位讀書人,個子挺高,眉清目秀,對了,出手也挺大方。”
紀大娘沒好氣:“沒有這人,你記錯了。”
“怎么可能記錯呢,轎夫都說了,那人就住在這里。”
紀大娘恍然大悟:“你說的是孫少爺吧,咋地,打聽朱舉人家里有多少錢,想去偷啊?”
“孫少爺?”那人自動忽略了最后兩句,他最怵頭的就是京城這些嬸子大娘們,你說她們嘴嚴吧,就沒有比她們嘴更快的了,你說她們嘴上沒有把門的,她們警惕性可高了,動不動就把細作、奸細掛在嘴上。
說什么來什么,紀大娘問道:“你打聽孫少爺做什么?我知道了,孫少爺的舅舅是戍邊的武將,你該不會是韃子派來的細作吧,來人啊,抓細作!”
杠頭:“汪汪汪!”
不知從哪里冒出來好幾個老太太:“細作,有細作!紀妹子,你等著,我回去拿鑼!”
紀大娘:“咦,你跑什么?說你呢,那個細作,你別跑!”
甄五多正坐在院子里和三千兩聊天,聽到外面吵鬧,小老頭立刻拿上馬扎和小茶壺跑出來看熱鬧,可是他晚了一步,熱鬧已經散了。
小老頭遺憾不已,感覺他那五十兩銀子一兩的新茶都不香了。
“紀妹子,你不講義氣啊,有熱鬧也不讓杠頭進來叫我,”
紀大娘怪不好意思的,她也沒想到那人跑得那么快啊。
“也不知道從哪來的一個生瓜,打聽書生,還是個出手大方,個子很高的書生,咱們這片兒的書生就五個,你家的小野,我家那個討債鬼,還有金舉人家的那兩個,再有就是孫少爺了,可若是出手大方個子又高的,那就只有孫少爺了,你家小野才八歲,金舉人家的那兩個一個十一,一個九歲,我家那個倒是十五了,可是個子也不高啊,他要找的,不是孫少爺還能是誰。”
甄五多心道,人家找的是書生,不是只有學堂里念書的才叫書生,金舉人四十多了,那也是書生。
不過,他猛的想到了一個人。
就那天,蕭真那個不孝子,不知道抽的哪門子的羊角風,打扮成書生的樣子跑過來氣他。
沒錯,那小子平時不那樣穿,就那天,穿了一身書生袍,還買了好多糖果,那些糖果直到現在還沒吃完,這在別人看來,可不就是出手大方嗎?
莫非那人要打聽的是他老人家的不孝子?
“那人長什么樣?”小老頭問道,找那不孝子找到這里來,夭壽啊,那不孝子若是連累了他的寶貝大孫女,看不扒了他的皮!
紀大娘:“年紀不輕了,那臉老得像榆樹皮,說的是官話,不過,一聽就是外地來的,咱京城就沒有這么沒臉沒皮的人。”
甄五多,得,又來了。
“外地人在京城住了幾十年的,那可多了去了,那你說,人家是京城人,還是外地人?”
紀大娘:“當然是外地人,不論住多少年,他都是外地人。”
甄五多:“那你說皇家是京城人還是外地人,太祖爺進京時都四十了,祖上也不是京城的,對了,祖墳也沒在京城。”
紀大娘:“哎喲,我說老爺子,你這不是抬杠嗎?那太祖爺能和咱們小老百姓一樣嗎?天下都是他的,京城也是他的,都是他的。”
小老頭
“我不和你吵,杠頭,來,我給你拿肉干吃。”
紀大娘去廚房,小老頭帶著杠頭去了后邊的院子,一揮手,一名護衛從房頂跳下來。
“去查查,誰在打聽書生。”
護衛剛走,趙時晴就跳了出來:“外公,什么書生啊?”
小老頭沒有瞞她,這事他必須要告訴他的寶貝大孫女,讓她知道,蕭真那小子又惹事生非了,把人都招到家里來了。
能挑撥離間的機會,小老頭決不放過。
趙時晴也覺得,那人口中的書生就是蕭真。
可惜今天來的那人,被紀大娘嚇破膽,跑得太快,護衛找了一圈也沒有找到人。
不過,這件事讓大家提高了警惕,京城藏龍臥虎,必須小心謹慎。
但是從這天開始,時不時就有人在胡同附近轉悠,護衛暗中抓住一個,問是誰讓他們來的,那人先是不說,被護衛捧了一頓,便說了實話。
護衛很快便查到一人,那人姓李,是一家糖果鋪子的掌柜,就是他讓人盯著這里,如果看到年輕書生,務必查出是哪家的親戚。
是的,李掌柜花了銀子,從里正那里查到甜井胡同里各家各戶的情況了。
那天紀大娘說的那位孫少爺,的確滿足這些條件。
書生、年紀、個子高、清秀、出手大方。
可是李掌柜親自看過,孫少爺并非那天買糖果的那位客人。
而住在甜井胡同的其他人家,全都沒有符合這些條件的。
所以李掌柜懷疑,那位客人并非住在這里,而是這里某戶人家的親戚。
可是他沒有辦法,只能用這種笨法子,讓人在這里守株待兔。
聽說背后之后居然是一位糖果鋪子的掌柜,趙時晴便想到那天蕭真帶來的那些糖果。
趙二小姐吃過見過,一看就知道那些不是普通糖果,那天她只顧著和小老頭吵架,倒是把這件事給忘了。
她問護衛:“查到那家鋪子的底細了嗎?東家是誰?”
護衛沉聲說道:“屬下查清楚了,那家鋪子是孟家的產業。”
趙時晴想到了淑太妃,問道:“淑太妃的娘家?”
護衛搖搖頭:“是孝康孟皇后的娘家,那家鋪子原本是孟皇后的嫁妝鋪子,孟皇后薨逝后,鋪子就交還給孟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