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臨近,春節大部分時間都在補課,除夕夜,年初一,年初二,年初三,一共放假四天。
所有人都快瘋了,一中還傳來學生跳樓的消息,駭得級組長面無人色,忙在開春的第一次周會上語重心長,告訴學生們要自我調節。
保爾柯察金畢竟是例外,大部分學生只會像發條橙里的阿歷克斯,滿腔煩躁無處排解。
然而當春天到來的時候,整個高三意外地安靜下來,還有三個多月就高考了,一如狄更斯所,這是希望之春,也是失望之冬。再怎么拼命也無濟于事,成績無法再大幅度提高了,現在的學習只是鞏固自己在高考中的一席之地。
一模成績出來,譚睿康全區排名四十三,遙遠全區排七十九。
兩人都進了去年劃分的重本線,進十大名校則要賭運氣了——賭自己發揮的運氣,以及其他人的運氣,還有填志愿的運氣。
今年的第一次臺風來得出乎意料的早,一模放榜的當天學生們各自回家,遙遠在車站站了一會,說:“我不想回去,哥。”δ.Ъiqiku.nēt
譚睿康:“?”
遙遠站在車站前發呆。
譚睿康說:“你想去哪兒?”
遙遠說:“坐那輛車吧。”
他們上了開往海邊的大巴,并肩坐在堤壩上,狂風卷著怒海撲面而來,天地間漆黑一片,近五米高的浪墻驚天動地,整個世界在黑暗中咆哮著。
趙國剛開車來接他們,譚睿康說:“回去吧,小遠,想看海以后隨時可以看。”
他不懂遙遠在想什么,事實上遙遠也不知道自己在想什么,他只是想單純地宣告幾句,腦海中浮現出小時候看的卡通片,世界末日的時候,一群機器人在奔騰的大海上決戰。他仿佛成了光與雷電中的一員,在告別過去,投向充滿迷茫的,混沌的未來。
回到家時趙國剛認真地看了志愿表,三天后,他們下了晚自習,趙國剛說:“都過來吧,問問你們的想法。”
遙遠道:“我該學什么?”
趙國剛道:“關鍵在于你們自己想學什么。以后想做什么。一個感興趣的科目價值,遠遠大于你未來能賺多少錢。”
遙遠和譚睿康坐在桌子邊,都說不出個所以然來。
遙遠說:“其實我想去……呃,學人類學什么的。”
趙國剛臉色變了,怒道:“你當初怎么不選歷史地理?!”
遙遠道:“我……開玩笑的,開玩笑而已!”
譚睿康說:“我也不知道想讀什么,姑丈幫我決定吧,姑丈說的沒錯。”
趙國剛也有點頭疼,說:“真的沒有想學的?你們再去商量一晚上吧。睿康的話,清華計算機系有點難度,氣象學還可以搏一搏,進去以后試試能不能轉專業。小遠呢,北大的話……要么北京理工大學怎么樣?這個也是211類。”
遙遠有點麻木,說:“我不去北京了,就在廣州讀吧。”
趙國剛說:“第一志愿填完,你們還是要服從分配的。”
譚睿康說:“不去北京的話呢?”
趙國剛笑了笑,說:“不去北京的話,你們的選擇就多了,可以上本省最好的大學,中大也是名校。熱門專業難度不大,小遠理工科可以選個信息工程,商科可以學工商管理,以后讀個mba。睿康呢,計算機、自動化、工業設計,這些都是未來的熱門。這樣吧,第一志愿都報清華北大,憑個人興趣與愛好填,第二志愿在中大,華南理工里選,我幫你們決定,如何?”
“或者說去川大,哈工大,湖南大學,武漢大學。”趙國剛說:“這些都是好學校。”
這些地方在遙遠的印象里通通被劃分為一個概念:“北方”。
廣東人的思想模式:韶關以北的所有地方都叫“北方”。遙遠聽到上海或者湖北來的同學,便會說:“你們北方冷嗎,是不是經常下雪?”
被這么問的人總是一臉無奈。
“我不去北方,就留在廣東吧。”遙遠乏味地說,只覺得沒勁透了,他進去房間里躺著發呆看天花板。
趙國剛還在研究志愿卡,譚睿康卻覺得很期待,朝遙遠說:“小遠,自動化是什么,你知道嗎?”
遙遠不知道,想了想,腦海中浮現出流水車間一類的流程,說:“應該是工程師吧。我不想學商科,我爸想我經商。爸!你不投個硬幣,問問媽想讓我學什么嗎?”
趙國剛在外面笑了起來。
遙遠曾經在上高一時就想過,不知道填報志愿時會不會有韓劇一樣的狗血劇情,比如說趙國剛要讓他繼承家業接手公司,而遙遠憤怒地與他大吵一架說:“我要去追求我自己的未來和人生!”于是父子一拍兩散等等情景。
然而事到臨頭,對著志愿表時赫然不知道自己要讀什么,他的人生就沒什么特別的追求可,最終只好還是全部打包,去交給趙國剛決定。
“土木工程怎么樣?”趙國剛在外面問道:“睿康,想搞建筑嗎?”
譚睿康笑著應了,說:“我都可以。”
“又土又木。”遙遠嘲笑他說:“土木工程。”
譚睿康與遙遠并肩躺在床上,等待趙國剛決定他們的人生道路。
最后結果出來了,趙國剛參考了前教育局朋友的意見,把兩個人的志愿調配到最優,遙遠報中大的環境工程,通訊工程,電氣工程,軟件工程保底。
譚睿康則報了華南理工大學,分別是計算機,土木工程,自動化,工業設計,食品科學保底。
“這是最安全的志愿表了。”趙國剛說:“無論你們怎么考,只要過了一本線就不會落榜,也不用進去再接受分配。出來以后也一定能找到工作。”
譚睿康道:“我……我和小遠讀同一間吧。”
遙遠道:“我自己會洗衣服了!”
趙國剛道:“沒關系,雖然你倆不在同個大學,但再過兩年,你們就能一起進大學城里上學。離得很近。總不能讓你們報同個學院同個專業,就算同專業,難道還安排你們住同個宿舍么?這樣是浪費人才。”
“而且小遠也要適當離開你的保護,去自己學習獨立適應集體生活。睿康學的專業華工好,小遠的專業則是中大更優,出來以后能彼此互補。”
“小遠的專業呢,我已經避開了珠海校區,如果后面有遷學院的情況,就給睿康買輛車,正好周六日可以到珠海澳門去玩玩。”
遙遠完全不明白里面的玄機與趙國剛為他們設置的藍圖,只是單純點頭。趙國剛道:“就這樣,第一志愿你們去亂填吧。”筆趣庫
遙遠填了個北大的商務英語,譚睿康填了個清華的自動化,兩人前去交志愿表,便這么定了下來。趙國剛搞定了志愿表后,遙遠忽然就輕松了很多,覺得壓力沒這么大了。
高考前的最后一個月,所有練習冊都被拋開,一切知識點回歸書本,教科書先翻薄,再翻厚,最后所有考點,難點,大綱,又歸納于簡單的教材中。
準備出國的領到高中畢業證后全走了,教室里空了點,又有些回家復習,也大部分都走了。每天老師過來教室里坐著,大家自由復習,不懂的拿上去問。
遙遠和譚睿康也準備回家了,遙遠本以為高中畢業的時候會有點什么告別儀式,就像他們初三時那樣,然而什么也沒有發生,拍畢業照的時候連人都沒來全。
兩人回到家,呆在家里復習,準備高考。七月驕陽似火,數天后他們又戴著聽力用的無線耳機,在校園里晃來晃去試著接受訊號,看考場。
一切平平淡淡地過去,遙遠在后來的日子里,只記得語文的作文題目是《心靈的選擇》,物理很簡單,數學稍微有點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