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幕晨光里的絆腳石
    清晨六點,梧桐街的健身角已經熱鬧起來。周曉梅對著生銹的太極推揉器嘆氣,轉盤“嘎吱”一聲卡死,驚飛了在單杠上蹦跶的麻雀。穿運動背心的新租客韓銳正對著手機直播:“家人們看這個銹跡,妥妥的工業風……哎呦!”他剛跳上雙杠,左桿突然傾斜,手機險些摔進花壇。
    林小滿端著咖啡路過,瞥見花壇邊散落的螺絲釘:“上周物業說器材要換新,怎么還沒動靜?”話音未落,遛狗的王嬸被松動的漫步機絆個趔趄,泰迪犬沖著歪斜的器材狂吠。晨練的老人們圍過來,七嘴八舌抱怨著:“新物業費交著,器材倒比十年前還破!”
    角落里,劉建軍偷偷用老面糊住松動的螺絲,面團在晨露里慢慢發酵膨脹。
    第二幕眾口難調
    社區議事會上,韓銳的投影儀在墻面打出智能健身方案:“人臉識別系統記錄運動數據,app積分兌換獎品……”馬大姐的直播桿直接懟到屏幕上:“咱老年人要這些花里胡哨的干啥?能修好漫步機就燒高香了!”
    “安全最重要。”周曉梅展示非洲菊被器材劃傷的照片,“我提議換傳統鑄鐵器材,耐用!”穿瑜伽褲的薇薇安舉手:“至少裝個遮陽棚,夏天曬得慌。”鐘伯的放大鏡對準預算表:“鑄鐵漲價三成,這筆錢夠買二十套廣場舞音響。”
    爭執不下時,陸青禾默默把陶土模型推到桌心——仿古青石健身器材,棱角裹著菌絲緩沖層。琪琪突然舉手:“少年宮3d打印機閑著,能不能自己造?”
    第三幕巧手破局
    三天后,老健身角變成露天工坊。韓銳調試3d打印機的參數,少年宮孩子們把廢舊自行車熔成鋁錠。劉建軍和面似的揉著陶土,菌絲在模具里結成蜂窩結構。林小滿的咖啡館變成臨時指揮部,菜單換成“打印耗材咖啡”——回收塑料杯粉碎后直接注入打印機。
    意外發生在試裝當天。韓銳設計的波浪形單杠剛固定好,就被晨練的張大爺壓彎:“這中看不中用!”薇薇安搬來輕食店的有機菜籽油當潤滑劑,反而引來野貓舔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