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幕:太極生兩儀
    清晨六點的梧桐街,太極拳的云手與廣場舞的鼓點同時驚飛了麻雀。張慧芳老師舉著藍牙音箱站在老梧桐下,身后跟著二十個統一穿香云紗的老姐妹,衣袂翻飛如暮色云霞。
    \\\"起勢——\\\"退休中醫館館長徐老剛抬起雙臂,就被《最炫民族風》的聲浪掀了個趔趄。廣場舞方陣里,馬大姐的酒紅色卷發隨節奏震顫,鑲水鉆的指甲戳向太極拳陣營:\\\"我們在這兒跳了八年!\\\"
    沖突在第七天白熱化。徐老的弟子搬來養生講座易拉寶,馬大姐隊伍里的小媳婦們立刻支起直播補光燈。直到鐘伯拎著銅壺來澆花,渾濁的茶湯在青石板上劃出楚河漢界:\\\"光緒年間,這樹下是鏢局練功場,東邊扎馬步,西邊耍紅纓槍。\\\"
    次日清晨,樹冠東側飄起二十四式太極劍的綢穗,西邊廣場舞改跳《本草綱目》健身操。周曉梅在分界線上擺滿薄荷與迷迭香,說是能提神醒腦。
    第二幕:數字圍城
    智能健康亭入駐那日,五金店小王第一個嘗鮮。體檢機吐出報告單時,他新染的綠頭發都在顫抖:\\\"體脂率28?這機器肯定中病毒了!\\\"
    劉建軍看著自己的\\\"潛在代謝綜合征\\\"預警,把報告單揉成團塞進面缸。倒是鐘伯的中山裝口袋開始鼓囊——老人每天偷藏三張匿名報告單,傍晚準點在舊書店門簾后燒成灰。
    風波起于某個暴雨夜。健康亭突然播放語音提示:\\\"0327號用戶夜間心率異常!\\\"全街人都看見救護車接走了獨居的趙會計,也看見他床頭柜里沒拆封的三十份報告。
    次日清晨,包子鋪掛出木牌:\\\"本店禁用電子支付,健康數據概不采集\\\"。蒸籠掀開時,穿病號服的趙會計擠在隊伍最前頭:\\\"小劉,來倆素包子——機器說我油脂攝入超標。\\\"
    第三幕:百子柜謎云
    舊書店閣樓的灰塵在正午陽光中起舞時,林岸打翻了鐘伯的普洱。被茶湯浸濕的《溫病條辨》封皮里,突然掉出半片蟲蛀的標簽,上面工筆小楷寫著\\\"川貝母\\\"。
    \\\"這是清末同仁堂的百子柜!\\\"林岸撫摸著墻角的朽木柜,指尖在抽屜暗紋上顫抖。周曉梅湊近細看,發現每個抽屜縫隙都嵌著干枯的忍冬藤。
    當晚,穿漢服的女孩叩響書店木門。中醫藥大學研究生蘇青黛捧著羅盤,馬尾辮上的艾草香囊簌簌作響:\\\"我在找民國三年流散的藥柜,這上面的忍冬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