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正是青禾公司實驗室所在的民國苗圃遺址。
    第三幕:果攤密碼
    水果攤的遮陽篷垂下菌絲藤蔓,每串葡萄都裹著實時糖度標簽。王嬸剖開蜜柚時,菌絲突然在果肉間織出微電路,果香分子被編碼成氣象預警信號。\\\"這柚子會報天氣!\\\"買水果的阿婆們圍觀自動滲出果汁的菌絲果盤,發現果核排列竟與今日p25分布一致。
    周奕然用光譜儀掃描蘋果表皮,菌絲蠟質層顯現出梧桐街地下管網拓撲圖。當蘇阿婆將菌絲果籃浸入井水時,漂浮的檸檬片突然旋轉成漩渦模型,果皮上的油腺標注出七十年前地下黨挖掘的應急水井坐標。
    孩子們把菌絲西瓜籽埋進花壇,三天后藤蔓上結出的迷你西瓜,表皮紋路竟是實時更新的社區噪聲地圖。美術系學生切開西瓜時,紅壤間嵌著的黑籽拼出青禾公司聲波干擾器的頻率代碼。
    第四幕:茶亭脈象
    吳奶奶的茶亭青磚突然滲出菌絲苔蘚,紫砂壺嘴噴出的水汽在空中凝結成城市呼吸頻率圖。老茶客們發現,茶垢在杯壁沉積的厚度,竟與近三十年梧桐街的溫濕度變化曲線嚴絲合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