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記物品欄赫然寫著:“金漆密匣壹只,內藏梧桐街地下管網圖”。
林小滿的ar眼鏡突然報警,掃描梁柱時,金漆紋路在虛擬屏上重組為等高線地圖。陸明川對比著現代城建圖:“這標注的防空洞坐標,比我們之前發現的深二十米!”
茶館后院傳來異響。兩人沖下樓時,發現青禾資本的工程隊正在非法勘探,鉆頭離暗渠僅三米。
第二幕:暗河驚魂
手電光在防空洞壁上搖晃,陸明川的西裝沾滿苔蘚。地下水道深處,1953年的管網圖逐漸應驗——銹蝕鐵門后,成箱的金漆罐頭碼成墻,標簽印著“1952年特供·故宮修繕局”。
“這不是普通金漆。”晚舟刮下罐頭封蠟,“含汞量超標,當年可能用于……”
“防水防蛀!”老楊頭突然高喊,“五三年發大水,茶館地窖的孤本就是用這種漆泡過的油紙包的!”
林小滿的直播鏡頭突然捕捉到熒光:涂過金漆的墻面上,浮現出用茶葉汁寫的工程日志。1953年7月15日記錄著:“奉命改造防空洞為文獻庫,金漆涂層可抗核爆沖擊波。”
暗河上游傳來悶響,青禾資本的鉆機打穿了隔水層。
第三幕:茶館議會
八仙桌上攤著泡爛的工程日志,街坊們戴著老花鏡逐字辨認。修表匠陳師傅舉起放大鏡:“這‘甲字庫’標注的位置,現在是青禾的智能停車場!”
吳奶奶顫巍巍打開鐵皮盒,取出1953年的街坊聯名誓約書:“當年我們發誓死守庫位,防的就是……”她指向日志末頁的警告:“警惕境外文物販偽裝成商人。”
陸明川調出青禾股東名單,某個離岸公司logo與1953年查沒的走私集團徽記驚人相似。林小滿的黑客朋友突然發來解密文件:“青禾停車場的地下掃描圖,有異常金屬堆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