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太真派」后續的對接,就不需要唐鶴童負責了,玄陽真人那邊也已經準備好,帶著三名弟子一起,坐上了重慶那邊來的飛機。
    是的,為了彰顯對玄陽真人的尊重,唐鶴童既沒有用「無距傳送咒」打開傳送門,也沒有用現在異人界常見的紙鶴紙馬帶著玄陽真人和他三位弟子趕路,而是直接從巫山飛機廠那邊,調用了一架深度改裝的傾轉旋翼機過來接送他們。
    說實話,代號「鸕鶿」的雙翼四發一在老君山這邊降落,就引起了很大轟動,甚至于,山上不少御物師因為「鸕鶿」的出現,都產生了應激反應,紛紛把自己的兵器扔上半空做防御姿態,還好,玄陽真人及時出現,才沒有讓隨機的保衛人員跟這幫御物師帶起來,不然的話,以這些保衛人員的武器裝備,這幫沒見識過現代單兵自動武器威力的御物師,肯定是要遭重的!
    「鸕鶿」是前后雙翼,左右翼尖上面各有一具可以改變飛行角度渦槳發動機,最大起飛重量達到了驚人的103噸,最大飛行速度達到了349公里每小時,最大航程達到了3500公里,這套數據即便拿到上個世界地一百年后,也不是所有國家能夠打造出來的,可能也有上個世界的中美俄三國,有這個技術實力了。
    這里面就引申出來一個問題了,有人會問既然東大有最全面的工業能力,為什么造不出來直升機和傾轉旋翼機呢!
    當然能夠造出來了,還能夠造出來遠比美俄已經服役的直升機和傾轉旋翼機指標更高的產品,只是,隨著信息化戰爭的發展,各國對于軍用直升機和傾轉旋翼機的指標要求也在進步,如果不能夠在原有基礎上進行深度迭代,東大就沒有什么制造的必要了,畢竟,現在信息化戰爭無人化程度越來越高了,甚至于完全沒有地面部隊參與,都能打得有來有回,所以,在沒有完全把這兩樣武器完全迭代的情況下,東大就沒有必要大批量裝備。
    至于說,軍工部門的模型和驗證機,那肯定是大批量存在的,且技術層面絕對不落窠臼,只不過,在考慮到制造新裝備的列裝成本和適應新裝備的時間成本,部隊那邊不打算裝備罷了,千萬不要小瞧軍工部門,里面是真的什么花樣都能夠見得到的!
    而在納粹德國還沒有成立的今天,「天河軍」就大規模列裝了各種形態的傾轉旋翼機,這種無遮無攔的表現,也是讓各國軍事從業人員徹底迷糊了,根據「巴赫利亞」的情報,自從巫山飛機廠的旋翼機跟下餃子一樣出廠后,各國飛機廠都開始加大傾轉旋翼機的研發投入。
    要知道,現在是一戰末期,距離二戰正式開始,還有20年左右的時間,現在天空是雙層翼飛機的天下,連單翼單引擎飛機還沒有出現,傾轉旋翼機的技術代差猶如鴻溝一般。
    因此,唐鶴童在得到這個情報之后,便來可了一手順水推舟,直接把傾轉旋翼機的使用公開化了,甚至還專門以此成立了機械化空降團,來展示傾轉旋翼機的戰場適應能力和運輸的便利性。
    一個機械化空降團,有72輛主炮口徑為75超輕型履帶式坦克,有72輛帶有武器模塊掛架的超輕型輪式步戰車,有12輛重型武器模塊化裝甲平臺,能夠安裝大口徑野戰炮、迫擊炮和火箭炮等武器,除此之外,就是45架負責轉運這些戰車坦克的「武裝型鸕鶿」,加上部分后勤力量,總兵力達到了驚人的5000人。
    而這5000人能夠在這個年代戰場上,發揮出遠超人的戰斗力出來,除了兵員素質過硬的原因外,就是武器裝備足-->>夠碾壓,幾乎所有武器,包括大口徑火炮在內,都已經完成了半自動或者全自動的改裝,上了戰場之后直接傾瀉火力就可以了,完全不用擔心溝通之類的問題!
    要命的是,經過「唐門」高層決議,唐蹇直接把機械化空降團的拉鏈演習給公開化了,不僅邀請了其他國家的軍事觀察員前期,也把給北洋軍閥各個派系的大佬發了請柬,目的就是要彰顯肌肉,繼續讓各國軍工體系加大對傾轉旋翼機的開發,最終只能夠在漫長的研發過程之中,徹底拖垮各國的武器研發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