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熠是一名資深的心理咨詢師。
最近他手上有個特別棘手的病例,病人患有多年的解離性失憶,伴隨嚴重的抑郁癥。他有顯赫的身份,像大多數的有錢有權的上流人士一樣,對于心理治療非常抵觸。
拖到不得不就醫的程度,病人的生理和心理狀況已經差到隨時會危及生命。團隊嘗試過對他藥物治療,效果不佳;醫生和他進行多次心理會談,依舊難以確診病因。
病人被轉到胡熠這邊,被建議進行催眠治療。
起初,病人是不贊成這個治療方案的。催眠需要催眠者和被催眠者互相信任,被催眠者全程保持配合。病人在心理會談中表現出多種消極心理防衛機制,也顯示他可能并不適用于催眠。
但催眠不是醫院給他的備用治療選項,他的病到這個程度,其余治療手法不奏效,催眠是目前唯一的手段來打破瓶頸。
醫生尚未確定病因,而病因是治病的關鍵。
胡熠向病人解釋道:“能夠適用于疾病的認知行為治療、創傷治療,精神分析等,都屬于因果治療方法。換之,我們得知道原因,才能解決原因造成的結果。”
病人在仔細的思考后,有了動搖:“病因……所以,我無法記起的事,通過催眠能夠找到它們?”
胡熠點頭:“催眠是進入你的潛意識維度。現實的你不記得的事,是因為疾病罩上了一層紗。雖然現實的你無法記得,但那些事還會停留在你的潛意識世界。”
“催眠后,我和你能去潛意識世界,問出所有我忘記的東西?”
“并沒有那么簡單,”胡熠不敢把話說得太滿:“首先,潛意識是未曾達到知覺狀態的存在。即便催眠成功的情況,是你的潛意識在那個維度進行活動,那個你并不知道自己正在被催眠;現實中的你我不能和他進行直接的對話。能獲得多少有效信息,達到什么樣的治療效果,都是如今不能提前預設的。其次,還有催眠不成功的情況,潛意識世界的突發狀況……”
病人打斷他:“不成功的情況多過于成功?”
“以醫院目前對你的評估,是的。因此最終接不接受催眠治療,取決于你。”
見他神色猶豫,胡熠忍不住再多說了一句勸他。
“催眠的目的不僅是為了尋找疾病的癥結所在,通過記憶回溯,我也有機會能夠幫助你淡化創傷記憶,加強快樂的部分,降低抑郁情緒。”
這次的談話結束。
胡熠跟病人道別,特地強調說:“下次見”。
他真心希望他能接受治療。
兩人心知肚明,如果他放棄治療,以他的狀況,也意味著他決定放棄他的生命。
一周后。
病人再次來到醫院,告知胡熠他愿意被催眠。
由此,治療正式開始。
潛意識,是無比神秘的。
有人說,夢連接潛意識,還有人說,人的靈魂連接潛意識。
催眠師通過催眠,為患者開一條通往潛意識世界的道路。患者的靈魂,或者說“意識”,在潛意識的世界是如何的形態,是被他自己選擇的。
那個意識,能夠被催眠師引導,像他在外界牽著一根指引方向的繩。ъiqiku.
可是,繩子并不是百分之百牢固的,意識有掙脫催眠師控制的可能。
為了避免病人的意識失控迷失,胡熠在催眠進行的前期,與他制定了兩種代表催眠結束的喚醒方式。
方式一,強光喚醒,當潛意識世界的他感受到強光,意味著催眠結束。這是他們的常規喚醒方式。
方式二,特殊喚醒,當常規喚醒不奏效,胡熠在他的潛意識留了后門。他會指引病人去潛意識世界的安全屋,那是他自己構建,自己命名的最后一道避風港,催眠師將他們本次的治療資料放在那里。
當“意識”看到資料,他會意識到這個世界的真實所在,由此醒來。就好比是,一個人在光怪陸離的噩夢迷失,忽然被點醒這里是夢境,一切纏身的無解困惑,瞬間變得清明。
這次的治療,比胡熠以往經手的任何一次,都要困難。
病人的病程過久,他的潛意識世界詭譎,就算是成功催眠也沒能找到有效信息。
如果創傷記憶不存在于潛意識層面,要找回它們需進入更深的一層,無意識世界。
這無疑會讓催眠治療變得更加復雜。
真實的患者和治療師處于現實。潛意識的那層,受催眠的患者被系著一根無形的線,和外層的治療師連接,當他方向混亂時,治療師可以通過拉線微微牽引。
無意識的那層,就好比是過長的距離,線已經夠不到了,治療師能夠干預的近乎為零,得靠患者自己。
更大的風險,更大的難度。
患者選擇信任他,接受治療,所以胡熠沒有放棄。
他花了很長時間,通過心理會談的資料,分析病人的空白記憶和疑似創傷的經歷。
經過胡熠的幫助,它們被整理劃分,在病人潛意識世界中形成了不同形態的“屋子”。
可惜,這么做又有新的問題。
患者在潛意識世界的形態,是一只兔子。那只兔子拒絕靠近有創傷經歷的屋子,他認為所有的屋子是“上鎖”的。
胡熠試著構建出一個向導,為兔子帶路。可兔子對于他虛擬的向導,無法產生信任。這種不信任的排斥反應,數次中斷了催眠,更別提帶他去更深一層的屋子。
治療進行到這兒,毫無推進的希望。
他眼見著患者的病癥日益加重。
奇跡出現在第23次催眠治療,胡熠驚奇地發現,病人自己構建了一個新向導。
新向導不受控制,不會回應他的指令,病人的意識被新向導指引。胡熠立即意識到,這是有極高危險性的,于是他中止催眠,用強光喚醒了患者。
醒來的患者回憶催眠的體驗,他的感受是“放松愉悅”。
催眠停留于潛意識層面,他雖無法描述自己的意識在那個世界的所見,但這次催眠得到的評價前所未有的好。
有正面反饋,治療便有進行的必要。
胡熠抱著僥幸心態進行下一次催眠,萬萬沒有想到出了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