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國使臣李善長三人離去后,西門慶并未直接走五丈河水路經梁山泊返回陽谷縣。
西門慶帶著焦挺、岳飛等人將東京汴梁城周邊走了幾遍,熟記地形地貌后,方才辭別了徐寧和秦檜等人,向西離開了東京汴梁城。
陸小乙按照西門慶的分付,留在了東京汴梁城中,繼續帶著張三、李四等人發展情報。
要回東平府陽谷縣,應該出東邊的城門或北邊的城門,但西門慶卻出了西門,一路向西行去。筆趣庫
數日后,西門慶一行人來到了大宋西京洛陽府。
宋朝有四京,分別是東京開封府,西京洛陽府,北京大名府和南京應天府。
東京開封府和北京大名府,西門慶已經十分熟悉,南京應天府就在京東西路,距離東平府不遠,對于西門慶而也不陌生。
東京開封府有李師師、徐寧等人,還有陸小乙的眾多兄弟。北京大名府有盧俊義和燕青兄弟。南京應天府留守即將換成西門慶的未來老丈人程萬里。
這三個都城,不說盡在西門慶掌握之中,但西門慶也有信心把握它們的最新變化。
唯有西京洛陽府,卻是西門慶從前未有涉足之地。
考慮到金國使臣李善長等人歸國后,就會爆發金遼大戰,進而將大宋卷入其中,西門慶認為有必要在大戰開啟之前多了解一下西京洛陽府,甚至是陜西京兆府的情況。
陜西京兆府也就是從前的長安城,與洛陽府一樣,都是漢唐古都。
西門慶心頭有一種隱憂,當趙宋皇室覆滅,趙構也因為自己對歷史的影響而無法繼承大統時,會否有人借機割據稱王?
如果發生那樣的事,洛陽、長安等城就很有可能成為一方割據nn的都城。
從未雨綢繆的角度而,西門慶認為有必要多了解一下這兩座城市。
此刻展現在西門慶眼前的宋代洛陽城雖然規模依然宏大,保持了隋唐三重城之格局,但實際上已經遠非昔日舊觀。
經歷了安史之亂和唐末五代的戰亂,洛陽城遭到了極大的破壞,雖經修繕,亦遠遠比不上盛唐之時。
如今的西京洛陽,不僅簡化了隋唐時代城內的許多建筑,而且連外城亦相當簡陋,從根本上說是缺乏防御功能的。
洛陽城三重城的高度,宮城為四丈尺,皇城為三丈七尺,外城僅一丈尺。這種中高外低,保留了皇家的威嚴,但從整個城池的防御功能上講,已經不能和東京汴梁城相比了。
不過,就全國而,洛陽外城占地極廣,又算得是大宋第一大城,其他城市都不能和它相比。憑借城市規模,西軍洛陽是當之無愧的大宋第一陪都。
與西門慶穿越前的后世不同,此時南方城市的園林還不出名,此時大宋最出名的園林城市就是洛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