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門慶見狀,急忙上前行禮,對著宗澤說道:“在下陽谷縣西門慶,見過宗通判。在下冒昧來訪,叨擾之處,還祈恕罪。”
宗澤熱情地拉住西門慶的手,爽朗地笑道:“哈哈哈~西門大官人可是我宗澤的貴客,何來叨擾之?早就聽聞西門大官人文武雙全,今日一見,當真是英雄出少年,可知傳不虛也!老夫早就想見一見你這少年俊杰了,可惜俗務纏身,不得一晤。西門大官人請入內,老夫略備薄酒,為你和子充接風。”
宗澤說完話,就拉著西門慶和馬擴走入屋內,在酒席邊落座。
三人坐定后,因西門慶是客人,所以宗澤先與他談論了一番孫立等人在登州作亂,殺害許多百姓和官吏,還險些害了他與王知府之事。說孫立的叛逃讓登州上下官員顏面盡失,若不能誅殺這群判賊,自己這個通判和馬擴的父親馬政都會引咎去職。幸得西門慶在陽谷縣出手將孫立一伙全部擒殺,方才解了登州眾人之恨。因此,宗澤自己與王知府、馬矜轄等人都對西門慶好是欽佩感念。筆趣庫
因宗澤好奇,西門慶也就對他敘述了一番自己如何在獨龍崗巧布迷陣,讓孫立等人自投羅網。當然了,西門慶不會傻到說自己未卜先知,早就料到孫立等人要到祝家莊給梁山強盜當內應。他對宗澤給出的說法是,自己為了保境安民,早就在梁山強盜中收買了奸細,是以提前知曉了孫立等人已經投奔梁山。筆趣庫
宗澤聽完,哈哈笑著說:“不愧是寫出《青玉案?元夕》那種詩詞的西門大官人啊!不僅武藝高強,兼且腹有韜略。老夫聽聞青州的清風山、桃花山的強盜也是你幫慕容知府出謀劃策剿滅的,真是人才難得呀!我大宋朝若是多一些你這般的青年才俊,何愁西夏不滅!西門大官人,老夫敬你一杯!”
西門慶急忙謙遜地口說不敢當,與那宗澤滿飲了一杯酒。
既然宗澤提到了西夏之事,馬擴自然要說一些西行見聞了。這幾年大宋與西夏之間連年征戰,一向視忠君愛國為自己人生信條的宗澤又如何不牽腸掛肚。
馬擴此時雖然還不是西軍中人,對宋夏兩軍具體的攻防知之不深,但畢竟在西北邊境走了一圈,也知曉一些大致的戰況。
總的來說,此次太尉童貫指揮的西軍,利用大宋遠超西夏的國力,使用建設堡壘,逐步推進的戰略,一點點地蠶食西夏的國土,在戰事中占據了一定的優勢。只是這種作戰方式,也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對朝廷也是一個很大的負擔。最終戰事能否大獲全勝,現在也是未知之數。
宗澤聽了馬擴之,嘆息一聲,忽然對西門慶問道:“不知西門大官人認為此次西北戰事,能否一勞永逸地消滅西夏?”
知道歷史的西門慶很肯定地答復了宗澤,說朝廷勞師動眾,或許可以奪得一些西北邊鄙之地,但傷不了西夏的根本,更滅不了西夏。
宗澤又問西門慶如何這般肯定。西門慶回答他道,且不說西夏境內沙漠瀚海對宋軍出擊造成的困境,夏軍戰事失利可以迅速遠遁,宋軍倘若追擊,糧草輜重實難供應。因此,對西夏對陣或可戰勝,卻很難消滅。再者說,西夏與遼國是盟國,只要遼國尚存,就不會讓大宋滅了西夏。
西門慶滔滔不絕地說了一番對宋夏之戰的見解,讓宗澤深以為然。憂國憂民的宗澤長嘆一聲,將杯中酒一飲而盡。.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