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iv id="cxiam"></div>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1. <em id="cxiam"></em>

      落地小說網

      繁體版 簡體版
      落地小說網 > 穿越水滸之西門大官人 > 第三百五十四章 也速該的啟示

      第三百五十四章 也速該的啟示

      因路途遙遠,恐難趕到的青州趙明誠、李清照夫婦,慕容彥達、秦明、黃信,密州的秦檜、王雅夫婦,孟州的都監張蒙方和張團練,東京的徐寧、凌振,江州的黃文炳和王稟等人,西門慶也都寄去了報喜的書信和名貴的禮物。這些都是有用之人,西門慶自然要與他們時常保持聯系,維持住親密關系。

      在聯絡各方親朋好友的同時,西門慶繼續與湯隆關起門來秘密研究火槍。

      在西門慶的啟發下,湯隆現在已經手工制造出幾支火繩槍和兩門青銅火炮,與西門慶一起悄悄地進行了測試。

      西門慶在測試中發現湯隆利用現有技術鑄造出來的青銅火炮太過粗陋笨重,不適應野戰的需求,就讓湯隆將精力用于火繩槍的改進。

      要發展火槍,需要滿足精煉火藥,煉鋼和模具制式鑄造槍管、實心子彈這幾關。

      因為西門慶提供的火藥配方,湯隆已經配制出最適宜火槍使用的黑火藥,現在正在努力解決穩定質量和防潮保管等問題,為將來進行技術儲備。

      煉鋼這一塊也不成問題,因為中國人早已經掌握了煉鋼的方法。經過“塊煉法“——“百煉鋼“——“炒鋼法“的發展歷程,南北朝時期由北齊著名冶金家綦母懷文發明了灌鋼法,用此法制作的兵器堅韌而鋒利。

      早在漢代,中國人就開始用煤做燃料,并用來冶鐵。北宋時期,用煤冶鐵已相當普遍。冶鐵爐的溫度因此得到提高,于是加速了冶煉進程,提高了冶鐵業的生產效率。筆趣庫

      后來,灌鋼法又不斷發展。宋代又把生鐵片嵌在盤繞的熟鐵條中間,用泥巴把煉鋼爐密封起來,進行燒煉,效果更好。這些最新的灌鋼法煉鋼技術,自然為湯隆和他的手下所掌握。

      在這陽谷縣煉鋼,燃料也不用愁。山東地區本就出產煤炭,尤其是西南部的土里煤炭很多,陽谷縣及周邊的州縣都出產煤炭。所以湯隆的兵器作坊能夠就近得到許多煉鋼用的煤炭,滿足煉鋼所需,不用遠途采購,亦為西門慶省下了不少的銀錢。

      有了火藥和鋼材,剩下的就是用模具量產槍管、火藥倉和實心子彈了。在西門慶的指導和啟發下,湯隆做了許多模具,也生產出幾只不同的火繩槍,試驗射擊效果。

      在原來的歷史上,宋代雖然已經有了制造火藥槍的意識,但那時的人還在用竹筒做槍管,顯然不可能有多大的射程與殺傷力。西門慶的穿越而來,啟發了湯隆這些匠人,直接邁過了雞肋的竹筒、木管階段,進入了鋼鐵槍管的時代。

      這是一個超越時代的變革,西門慶相信,只要再給湯隆兄弟一些時日,他一定會試制出有實戰威力的火藥槍來。

      不過,西門慶穿越前在網上泡論壇時,也看過一些網友的科普,知曉火繩槍在實戰應用中還是比較麻煩。所以,西門慶的最終理想目標是能夠再超越火繩槍,研究制造出遂發火槍。

      如果能夠制造出遂發火槍并量產,再加上后世發明的刺刀,那才真的是滿足了以后發展可獨立作戰的火槍兵的需求。西門慶就可憑此打造出一支真正能夠橫掃天下的火器軍隊了。

      西門慶現在做的就是一面給湯隆提供后世的思路和點子,放手讓湯隆帶人反復試驗,積累經驗和技術,培養更多的熟練人才。另一方面,西門慶通過各種暴利生意和搶劫強盜積累大量的財富,以此滿足湯隆研究武器和日后大量制作的需求。

      掌握先進技術,這才是西門慶心目中將來的安身立命之本。.x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2. <div id="cxiam"></div>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1. <em id="cxiam"></em>

        最近日本韩国高清免费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