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楊雄說出時遷被捉,祝家莊輕視辱罵梁山好漢時,宋江與吳用都是心頭竊喜,此番可是有了下山大肆劫掠的由頭了!
梁山上現今聚集了一萬多的強盜嘍啰,每日都張著口要吃飯。這些小嘍啰本就是些村痞潑皮、江湖亡命出身,沒有一個是勤于勞作之人。晁蓋等頭領總不能讓他們在水泊梁山上開荒種田,自食其力吧!
須知若是肯干這些農活,小嘍啰們又何必冒著殺頭的風險來當強盜?真要讓他們去開荒,只怕不需幾日,這上萬的小嘍啰就做鳥獸散了。
這些強盜們平日里主要靠劫掠從梁山泊旁邊經過的行人和客商。但是從前王倫時期只有數百人,靠此養活自己不是問題,現今梁山泊已然發展到上萬人了,靠零星過路的客商已經難以養活這眾多弟兄。更何況,梁山泊的名聲越來越響,還敢從這梁山泊路過的客商也是日漸稀少了。
當初晁蓋等人帶著十萬貫生辰綱上山,倒也讓眾強盜過了許久的好日子。可是如今坐吃山空,梁山泊上已經沒有甚么余糧了。這上萬的大小頭領和嘍啰,總不能指望著李俊的水軍兄弟在湖里撈魚果腹吧?因此,現在梁山強盜的糧食是一個急需解決的大問題。
因為糧食短缺,梁山泊已經由打劫過路客商為主的方式改為了向周邊的大戶“借糧”。當然了,這糧食肯定是有借不還的。在好漢們看來,找到大戶人家那里去“借糧”,是好漢們看得起他們!但凡曉事一些,愿意借糧的,自然是鄉間賢者,良善人家。反之,拒不借糧給梁山好漢的,那自然就是欺男霸女的惡霸劣紳,必須“替天行道”,除之而后快!筆趣庫
秉持著這般“替天行道”的道理,梁山泊的強盜們近期也借得幾回糧食。可是,雖然晁蓋、宋江等人都是江湖上大名鼎鼎的人物,這糧食也真不是那么好借的了。
梁山的西南邊就是濟州鄆城縣,這可是晁蓋、宋江等強盜頭目的家鄉。這鄆城縣里有哪些大戶呢?
東溪村的晁蓋晁保正是鄆城縣首屈一指的大戶,可是他早就將財物搬上這梁山來,自己的莊園也一把火燒了。就算晁天王發起狠來想自己搶劫自己,那東溪村里也沒有錢糧可搶了。
宋家莊的宋老太公也算得是鄆城縣的大戶人家,可惜他全家老小和家里的余財都被大郎宋江騙上了梁山,也斷了一條借糧之路。
現今那鄆城縣里,倒是還有一個大戶人家,那就是“美髯公”朱仝的莊園。可這朱仝一者是晁蓋和宋江的兄弟,對他二人都有救命之恩,二者好歹朱仝也是縣里的都頭,司職捕盜捉賊,這個大戶也不好動啊!
難不成,晁蓋與宋江領人殺上門去,將朱都頭堵在家里,拉下面皮對朱都頭說:“賢弟,都怨你當初放走了哥哥我,害得我如今窩在梁山上啃樹皮,好不凄涼。賢弟你每日大魚大肉地容易吃噎著,不如借個幾萬石糧食給哥哥們救救急?”
江湖好漢混的就是一個義字,不到最后關頭,饒是晁蓋與宋江這兩個賊首,也不好對朱大戶下手。
那鄆城縣的大戶人家借不到糧,可以向村民們借糧么?此事卻也難辦!蓋因晁蓋他們上山時的小嘍啰,大都來自于鄆城縣。哪個小嘍啰在山下沒有個七大姑八大姨再加一個七舅姥爺呢?小嘍啰們下次山,倘若一不小心撞上那些窮親戚,說不得還得接濟一二,倒折些錢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