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遷口角流涎地趴在房梁上,偷窺著潘巧云沐浴更衣。這一夜,當真是沒有白等啊!
……
楊雄又來客店里,約了石秀。隨后他買了紙燭歸來,用罷了早飯。
潘巧云打扮得整整齊齊,侍女迎兒也插帶了。二人跟著楊雄走出門來。只見楊雄雇傭的轎夫扛著轎子,早在門前伺候。
楊雄對岳丈說道:“煩勞泰山看家,我和大嫂燒香了便回。”
潘公道:“你夫婦多燒些香,虔心還愿。早去早回。”
潘巧云上了轎子,侍女迎兒跟著,楊雄也隨在后面,一路抬著轎子出得東門來。
楊雄低低分付轎夫道:“與我上翠屏山去,我自多還你些轎錢。”
不到兩個時辰,一行人早來到翠屏山上。
翠屏山在薊州東門外二十里,山上都是人家的亂墳,入目盡是荒草白楊,并無一座廟舍寺院。
楊雄把眾人帶到半山腰,叫轎夫歇下轎子,叫潘巧云出轎來。
潘巧云出得轎來,舉目四望,不過是一片荒山,哪里見得岳廟的蹤影。她心下開始不安,對楊雄問道:“官人,怎地來這山里?”
楊雄道:“娘子休問,你只顧且上去。”接著,楊雄又分付轎夫道:“轎夫,只在這里等候,不要跟來,少刻一發打發你酒錢。”
轎夫答道:“這個不妨,小人只在此間伺候便了。”
潘巧云聽了,心中益發疑慮。而這荒山上四野無人,潘巧云一個婦道人家又能如何,只得隨順著楊雄的意思,跟著他上山。
在楊雄一行身后不遠,時遷一路尾隨而來。他見潘巧云下了轎子,要徒步上山,心知楊雄將這婦人拉到這荒郊野外來,必生事端。時遷借著荒草隱藏身形,繞道悄無聲息地趕到了楊雄和潘巧云的前面,欲躲在樹林里看一出好戲。
上得山來,時遷突然發現前方一顆樹下站著一條大漢,身跨腰刀,手提桿棒,正自望著楊雄他們上山的山路。幸得時遷是個身輕如燕的慣偷,行動無聲,又是繞道上來,方才未被那大漢覷到。
這廝又是何人?時遷感到今日之事越發怪異了。
楊雄引著潘巧云并迎兒,三個人上了四五層山坡,潘巧云道:“香紙如何不將來?”
楊雄道:“我自先使人將上去了。”
此時楊雄已看見石秀在上方探頭探腦地向他們張望,手指一處古墓。
楊雄會意,將潘巧云和侍女迎兒引到了那古墓里。
石秀見狀,便把包袱、腰刀和桿棒都放在樹根下,走上前來,對潘巧云說道:“嫂嫂拜揖。”.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