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文恭對西門慶夸耀道:“西門官人,不是我史文恭自夸。但憑手中長槍,跨下寶馬,千軍萬馬中我也能殺他幾個來回,斬將奪旗不在話下。大丈夫當臨陣沖突,與天下好漢一決勝負,方顯真英雄本色。暗箭傷人,非英雄所為。”m.biqikμ.nět
這史文恭武藝高強,歷史上曾經二十回合就擊敗梁山馬上五虎將之一的秦明。他性格狂傲,自認為在馬上正面對決難逢敵手,是以不喜施放冷箭。
西門慶聽了史文恭的話,知道歷史上射死晁蓋的一定不是這渾身傲氣的史文恭,而是另有其人。
想必是有人暗害晁蓋,再趁機嫁禍給史文恭。
只不過,西門慶穿越到這個時代,一定會引起蝴蝶效應,未來是否還會有梁山與曾頭市之戰,目前都是未知之數。
所以,眼前這個難得的猛將史文恭,應該不會再被梁山賊寇活捉后,剖腹挖心,殘忍殺害。
西門慶暗自盤算,要多與曾頭市的諸將聯絡感情,特別是籠絡好這史文恭,日后有機會讓他們為我所用。
想到日后可能參與的戰爭,騎兵部隊可少不了。西門慶決定有機會就如曾頭市這般,北上遼國,買一些好馬回來,先組建一只小規模騎兵隊伍。
欒廷玉和扈三娘都是好的騎兵將領,不能浪費了他們的才干。須得先給他們配置幾百人的騎馬隊伍,讓他們在西門堡進行訓練,為以后擴軍預做準備。
西門堡、扈家莊和祝家莊等地現在擁有的馬匹都是從馬販子那里購買的,馬匹的數量和質量都難以控制把控。如曾頭市這般直接去遼國產馬地挑選購買馬匹,能夠買到最適合騎兵用的良馬。
心中想到這些,西門慶就在席上直不諱地對曾府眾人說,自己也欲派人北上遼國購買馬匹,只是對遼國人地兩疏,希望下次能夠跟隨熟悉北方狀況的曾頭市一路北行。
曾頭市的曾長者和教師史文恭聽了西門慶的話,都應允了下來,承諾下次要去北方買馬時,一定派人去陽谷縣知會西門慶。
西門慶大喜,與曾長者幾人連飲幾杯。但史文恭在與西門慶對飲之后,又給西門慶講述了此番北上的見聞。
史文恭遺憾地說,此時遼國已經大亂,朝廷四處抓人征兵。作為戰爭的重要物資,馬匹買賣也已經被控制,短期內恐怕無法再次北上收購良馬。
原來,自女真人在完顏阿骨打的帶領下揭竿而起,在遼東發動民族獨立的戰爭,并在護步答崗大敗七十萬遼軍以后,取得了遼金戰爭的戰略主動權,對遼國頻頻發動了攻擊。
在遼軍屢屢敗北的情況下,大遼國皇帝的威信一再受挫,對國內的控制力下降,遼國內部不斷發生叛亂。
金收國二年正月,遼東京裨將、渤海人高永昌擁兵自立,占據遼東五十余州。
高永昌一介裨將,卻能夠掀起如此大的波瀾,也是有歷史上的緣故。
遼東在唐代時原為渤海國,是個由渤海人、女真人、高句麗人等民族共同組成的多民族國家。
突厥人被中原的唐王朝擊敗削弱,向西遷移之后,契丹人在草原上逐漸崛起,聯合奚人建立了新的草原帝國,并向東擊滅了渤海國。
渤海國為遼所滅后,國內部眾各自逃散。渤海人和女真人一部留在大遼國東京附近的各州故地,接受遼國契丹人的統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