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如白駒過隙,匆匆流逝,轉眼間,又一年悄然過去,時間來到了公元197年,也就是建安二年。
新年的余韻尚未散盡,武威城的大街小巷還彌漫著節日的喜慶氛圍,然而,馬超發布的募兵消息,卻如同一顆巨石投入平靜的湖面,瞬間激起千層浪。
天剛破曉,清冷的晨風中,城中各處張貼的募兵告示前便已圍滿了人。百姓們雖歷經戰火洗禮,面容帶著疲憊與滄桑,但眼中卻燃燒著熾熱的火焰。一位身形壯碩的青年,用力擠到告示前,目光急切地掃過上面的文字,隨后猛地握緊拳頭,大聲說道:“這些年,異族害得我們家破人亡,如今正是報仇的時候,我去報名!”他的聲音堅定而激昂,如同洪鐘般在人群中回蕩。
一旁的老者微微顫抖著,眼中滿是欣慰與感慨,拍了拍青年的肩膀說道:“孩子,好樣的!咱西涼男兒,就該有這股子血性!你放心去,家里有大伙照應著。”周圍的人紛紛點頭稱是,目光中透著對青年的贊許與鼓勵。
不遠處,幾個年輕后生聚在一起,熱烈地討論著。其中一個說道:“咱們西涼被那些異族欺負得夠慘了,這次一定要跟著大王,把他們打得屁滾尿流!”其他人紛紛附和,臉上洋溢著興奮與期待。
在募兵處,前來報名的百姓排起了長長的隊伍,從街頭蜿蜒至街尾。隊伍中有年輕力壯的小伙子,他們身姿挺拔,眼神中透著對戰斗的渴望;也有稍顯年長的男子,雖歷經歲月磨礪,但眼中的堅毅絲毫不減,他們深知守護家園的責任。
一位母親帶著自己的兒子來到募兵處,眼中含淚卻又強裝鎮定地對兒子說:“兒啊,去吧,為咱西涼爭口氣。娘等你平安歸來。”兒子緊緊握住母親的手,堅定地說道:“娘,您放心,我一定會活著回來,把那些侵略者趕得遠遠的!”說罷,毅然決然地走進募兵處。
整個武威城都沉浸在一種激昂的氛圍中,百姓們的情緒如洶涌的潮水般高漲。他們忘卻了戰火帶來的傷痛,心中只有一個信念:追隨馬超,保衛西涼,向那些異族討回血債。這種眾志成城的氣勢,仿佛要沖破云霄,向世人宣告西涼百姓的不屈與堅韌。
在這激昂的氛圍下,僅僅一月之間,馬超在整個西涼大地振臂一呼,應者云集,順利募得新兵五萬。這些新兵來自西涼的各個角落,有憨厚樸實的農家子弟,也有熱血豪邁的市井少年,他們懷揣著對家鄉的熱愛與對異族的憤恨,義無反顧地投身軍旅。
各部接到消息后,也迅速回去緊鑼密鼓地做著準備。西羌王徹里吉一聲令下,任命越吉元帥統領三萬羌兵,即刻前往武威集合。越吉元帥素有威名,在西羌軍中威望極高。他接到命令后,立刻點齊兵馬,一路快馬加鞭,揚起漫天塵土。那三萬羌兵皆是精挑細選的勇士,他們騎術精湛,善使彎刀,一路行軍,紀律嚴明,所到之處,百姓們無不側目,既為這支勁旅的氣勢所震撼,又對即將到來的征戰充滿期待。
而羯人首領摩哥捷力,為了兌現承諾,幾乎將羯人部落所有的青壯都召集起來。經過一番艱難的湊集,終于湊夠了五萬之數。羯人戰士們雖然神情中帶著幾分疲憊,但眼神中卻透著堅定。他們深知,此次出征不僅是為了報答馬超的寬宥之恩,更是為了羯人部落的未來。摩哥捷力騎著一匹黑色駿馬,走在隊伍前列,心中暗自下定決心,定要在這場戰爭中讓羯人證明自己,贏得尊嚴。
東羌各部按照約定,在自己的領地嚴陣以待,等著馬超率軍前來。東羌的營帳連綿不絕,一眼望不到頭。戰士們每日加緊操練,磨礪兵器,只等馬超一聲令下,便與大軍會合,共赴草原,與異族一決雌雄。整個西涼大地,都因這場即將到來的征伐,陷入一種緊張而又充滿斗志的氛圍之中,仿佛一場風暴正在悄然醞釀,只待時機成熟,便將席卷草原。
點將臺上,獵獵戰旗隨風翻卷,發出“呼啦啦”的聲響,似在為即將出征的將士們壯行。馬超身披銀色戰甲,頭戴鳳翅盔,腰懸佩劍,威風凜凜地屹立于高臺之上。臺下,六萬大軍整齊列陣,兩萬新兵雖稍顯稚嫩,卻個個眼神中透著興奮與堅毅,四萬精銳則身姿挺拔,神情冷峻,散發著久經沙場的肅殺之氣。
馬超目光如炬,高聲下令:“張遼、徐晃、摩哥捷力!”張遼與徐晃身著厚重的鎧甲,闊步登上點將臺,單膝跪地。羯人首領摩哥捷力緊跟其后,神色略顯緊張卻又滿是決然,也趕忙跪地。
馬超看著他們,大聲說道:“我命你三人率部共為前鋒!張遼、徐晃,你二人作戰經驗豐富,勇猛無畏。摩哥捷力,你麾下的羯人士兵亦是悍勇之輩。此番作為前鋒,你們要如利刃般撕開敵軍防線,無需對那些匈奴獵人有絲毫姑息!若遇頑抗,格殺勿論!”
張遼抱拳,眼神堅定:“大王放心,末將定率部勇往直前,讓匈奴見識我軍的厲害!”
徐晃也高聲應道:“末將必不辱使命,以敵人的鮮血為大軍開道!”
摩哥捷力咬了咬牙,大聲說道:“大王,我羯人定當拼死效力,不負您的信任!”
馬超微微點頭,神色凝重地叮囑:“先鋒之責,重如泰山。你們不僅要迅猛進攻,更要留意敵軍的陷阱與伏兵。一旦有任何動靜,及時回報,切不可貪功冒進。”
三人齊聲應道:“謹遵大王令!”罷,起身匆匆走下點將臺,翻身上馬,馳向先鋒部隊。
待前鋒部隊出發后,馬超再次高聲喊道:“越吉元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