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仙長在否,楊炯求見。”這天夜里,城隍爺便來拜訪祝仙之。
“城隍爺請進。”
不用祝仙之開門,自有橘長青伸長枝條將院門打開。
“不知城隍爺此來所為何事?”祝仙之開門見山地問道。
“城中似又出了妖怪,楊某拿不定主意,故而特向仙長請教。”城隍爺道明來意。
“哦,此話何解?”祝仙之不明白,到底是有妖怪還是沒妖怪。
“仙長當知,我等城隍手中皆有幽冥冊一卷,記錄轄地所有凡人的壽數。有孫三者當壽七十,卻在今晚三十五時身死,于幽冥冊上沒了姓名。
我感奇怪,遂差夜游神去尋,可其找遍了全城,都無法找到孫三尸首所在。
消失的如此徹底,著實匪夷所思,所以我懷疑是否信安又來了妖怪。
可我以官印探查,卻是未能發現一絲一毫的妖氣,所以我不確定是否真有妖孽作祟。”
城隍爺具實以告,沒有絲毫隱瞞。
“如此說來確實可疑,若是不能找到那孫三,便毫無追查的線索……”祝仙之略一沉凝問道:“不知城隍爺可學會了入夢之術?”
“爐火純青。”城隍爺自信滿滿,這一道法術可是他招搖撞騙,不對,他老人家顯靈的重要手段。
自古以來便有仙人托夢的說法,他學會了這一法術,入他們夢中,可是得到了許許多多的忠實信徒。
可以說,入夢術是他用的最多的法術,爐火純青絕對不是在大放厥詞。
“既然巡游無法探知孫三所在,那便在夢里問問城中百姓吧,看孫三在哪里消失。”祝仙之建議道。
“此計甚妙,我這就施法。”城隍爺說完,便當著祝仙之的面開始施展入夢術。
這入夢術可不僅僅只能入一人之夢,由于楊炯是信安城隍,他借用官印能一瞬間進入所有信安百姓的夢中。
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群眾的力量是巨大的,不多時城隍爺就有了答案。
根據從百姓那兒得到的情報,最后一個見到他的人是在縣學塘附近,那是孫三回家的必經之路。
“走,我們一同去縣學塘看看。”祝仙之起身與城隍爺一同去了縣學塘。
雖說這件事跟他沒什么關系,但是他既然已經答應了邢捕頭要守護百姓,就不能對這種事不聞不問。
更何況此事還是城隍爺求上門來的,于情于理他都要過去一探究竟。
此時正是深夜,縣學塘這邊靜悄悄,只有那月亮倒映在水中,一切都顯得那么平常。
“城隍爺,仙長,這一帶我也都探查過,并未發現孫三的尸首。”夜巡游道。
他自認為工作十分仔細,尤其是這條路還是孫三回家的必經之路,他重點排查過。所以他并不認為孫三的尸首會在這兒。
祝仙之看了看,最后視線放在了縣學塘。他轉頭問夜游神道:“池塘底下可曾查過?”
“沒,沒有,不過若是他溺水而亡,也該有死氣才對,我并未感知到。”夜游神忙為自己辯解。
“多嘴,還不速去探查。”城隍爺冷哼一聲,嫌棄夜游神話太多了,讓他干嘛就干嘛,哪兒那么多借口。
夜游神自不敢與城隍爺頂嘴,城隍爺生前就是一個酷吏,對待下屬可謂苛刻,但凡辦事不力非打即罵。
現在他成了城隍之后,手下人更加不敢有反心,畢竟他們都是依靠城隍爺而活著,若是沒有城隍爺也不會有誰專供他們鬼差。
夜游神一個猛子扎進縣學塘,不多時,一具尸體就被其帶了上來,在凡人看來,就仿佛是尸體自己個兒飄上來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