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財經頻道錄制《贏在華夏》的第二天,商業精英們的數量比昨天要少。
一是因為大家都很忙,二是因為這天的錄制場景不需要這么多嘉賓。
從去年到今年,這檔節目邀請來的嘉賓全部都是零片酬出席,央視的牌子還是相當有號召力的。
不過,據小道消息流傳,昨晚錄制節目后的幾個飯局讓好幾家企業達成了不錯的合作,這也是這群人愿意過來的原因之一,人脈資源的積累和應用向來是商業范疇里的重要一部分。
“方總,你昨天真應該來參加飯局。”
上午的時候,新浪ceo汪延瞧見進來的方卓,笑著打了招呼。
“是嗎?有什么樂子嗎?”方卓昨晚同樣挺有收獲,香江寰宇風投的梁啟華對于易科應該是頗為意動。
“還真是樂子,飯局上吵起來了。”汪延低聲說道。
方卓憑借自己的印象,覺著肯定不會是網易的丁磊,問道:“是張總嗎?他和誰吵?”
“和川高官虹的倪潤峰大吵了一架。”汪延答道。
方卓驚奇:“長虹的?呃,他是長虹的董事長吧?昨天沒見他來節目啊。”
“說是今天下午要拍什么東西,昨天到的京城,中間有其他人的交情,大家就一起吃飯了。”汪延笑道,“吃飯嘛,免不得提到下午的爭辯,張總和倪總喝了不少酒,說著說著就吵起來,好懸沒動起手。”
方卓失語,又瞧見新浪這位ceo興致勃勃的表情,更覺有些好笑。
誰還不是一個八卦精呢?
“今天張總和丁總不來啊?”方卓聽了一會八卦,詢問道。
“他們今天都不來,晚上我們再攢個飯局。”汪延展示善意。
方卓遺憾搖頭:“今天和昨天一樣,我這邊易科正接觸香江那邊的投資呢。”
他又真情實感的找補道:“汪總,來日方長,下回我單獨請你,你可別不來。”
汪延哈哈大笑:“怎么會呢?方總要單獨請我,我一定來。”
方卓意味深長的點點頭。
關于新浪這家上市公司里的派系啊,雖說面前這位ceo汪延和大股東段永基都出身四通,可汪延此時此刻的管理層身份未必就時時都和段永基保持一致。
但,即便不一致,汪延如果承擔更多的職權一定是能讓段永基這個四通派系接受。
誒,新浪太亂,這里的彎彎繞繞還挺讓人頭疼。
方卓嘆了口氣。
“方總嘆什么氣啊?”汪延奇怪道。
方卓沒有正面回答,只是笑道:“與人斗,其樂無窮。”
汪延只以為這位年輕總裁想起昨天下午在鏡頭下的爭辯,完全沒想到自己就屬于被對方“斗”的一部分。
上午九點半,央視的錄制開始。
今天和昨天的內容不一樣,昨天精英座談會的素材出乎意料的順利,今天就安排了些別的內容,屬于推進節目流程的環節。
《贏在華夏》的海選和篩選從公歷年前就在進行,此時此刻能站在評委和嘉賓面前的已經屬于一定程度上的成功者,他們面臨著有著豐富經驗的前輩考察。
方卓今天作為嘉賓,不參與評委的打分,他的嘉賓身份是接主持人拋過來的的問題點評。
只是,今天的三位評委們都很有表現欲,順帶著就承擔了絕大部分的點評,方卓也就樂得和汪延在臺下聊聊互聯網、聊聊新浪。δ.Ъiqiku.nēt
本以為上午錄制就這樣走走過場,不曾想等到評委嘉賓們的共同內容結束,制片人胡檬專程把方卓給留了下來。
“噢?還拍些個人采訪畫面?之前沒說有這個啊。”方卓有點迷惑。
“臨時加的,不一定會用,但先拍著。”胡檬如此說道。
方卓也就沒什么意見了。
機位調動,一個近景,一個中景,前者拍特寫,后者拍整體狀態。
順便,制片人胡檬充當了臨時采訪者的角色。
“方總,你為什么會在第二年再次來到這個舞臺?”胡檬的第一個問題很常規。
方卓直接答道:“你們請我來的啊。”
胡檬差點噴飯,但耳麥里卻傳來導演“不錯”的聲音。
她下一秒就反應過來,剛才這一幕肯定很有節目感,昨天在機位外看著方卓侃侃而談的發時就是這種感覺,明明超出計劃范圍,但又在規則之內,偏偏還很可能得到觀眾的喜愛。
“方總,你知道去年我們《贏在華夏》播出之后,有很多人喜歡你的表現嗎?還把信寄到了我們電視臺。”胡檬拋出一個讓人意外的消息,這是獨屬于上一季節目冠軍的彩蛋。
方卓搖頭,誠實的說道:“我沒關注過這個,那信呢?怎么現在才和我說。”
“我們隨機拆開了兩封,剩下的都收好,準備轉給你呢。”胡檬抽出真實的觀眾來信,念道,“方卓真好玩,能力也很強,思維總是和其他選手不在一條線上,衷心祝愿他的音樂播放器項目能成功。”
她問道:“你聽到這位觀眾的話,有什么感受?”
方卓點點頭,一本正經的說道:“謝謝這位觀眾,我這一趟就是來還愿的。”
胡檬一怔,忍不住笑出聲,這就是觀眾所說的“不在一條線上”!
她覺得自己有些失態,趕緊收斂,拿出第二封:“很敬佩方卓,他拿到冠軍是實至名歸,我嘗試著用了方卓之前的項目掛號網,更加佩服他了。不知道能不能問他一個問題,他到底怎么看待商業項目的選擇?”
方卓點評道:“這是個好問題。”
胡檬心里說了一句,來了。
這位年輕總裁絕不僅僅是“不在一條線上”的讓人忍俊不禁,他在商業上是有極其獨到的看法的,上一季的節目已經充分展現過這一點,易科播放器項目的迅速發展更有力的證明了這一點。
“商業項目的這個問題比較大,我只談談我個人的看法,權當分享給大家參考。”方卓略一沉吟,“創業的項目,很多人往往是看到一個不錯的產品,有的人則是能看到產品身上不錯的利潤。”
“還有的人呢,他能看到產品對周圍產生的交互價值。”
“只有很少的人,他看到價值并且能堅守方向,這個最難,踐行嘛,永遠是難的。”
方卓侃侃而談:“創業者有不少都是那種滿懷激情的人,這一類乍一看到感覺不錯的產品立即就上了,然后就死掉了。”
“還有的創業者關注到利潤,可又僅僅只看到利潤,難以發掘產品的長久價值,那樣即便賺到錢也很容易被淘汰,就拿易科舉例吧,m1如果僅僅局限于現在,它很快就會被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