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6日,晚上七點鐘,申城易科科技將在申城大舞臺舉行一場產品暨新歌發布會。
為了這次發布會,申城易科邀請了能夠邀請到的所有媒體記者、門戶網站,其中既有起到作用的車馬費,也有idg資本、今日資本、申新科創提供的人脈資源。
也因此,到場的記者們發現同行的性質比較混亂。
別的不說,有個《今日說法》的實習記者是什么鬼?
難道易科總裁是要自曝挪用公司資產嗎?
不過,除了些許混亂之外,記者們發現這陣勢還真挺大。
申城大舞臺本來是75年建成使用的申城體育館,前兩年改建翻修用于文藝演出,上下兩層最多能容納一萬名觀眾,看起來用來舉辦一場公司的產品發布會實在有點大材小用。
《華夏體育報》的記者劉諾早早的來到申城大舞臺,他記得上一回還是98年來報道這里成為“申城最佳體育建筑”,沒想到3年后竟然被人找來報道一個民企的產品發布。
想想還是挺有意思的。
尤其,看到那個《今日說法》的小賀就更有意思了。
劉諾和旁邊的人胡扯兩句,晃晃悠悠的走到實習記者賀君涵旁邊打招呼:“小賀,誰把你給找來了啊?”
賀君涵第一次經歷這種如此之多媒體的場面,正有些手足無措,回頭瞧見傳媒大學的師兄,連忙說道:“諾哥,呃,是臺里制片主任讓我來糊弄下走個過場。”
劉諾忍俊不禁,他是早了賀君涵好些屆的畢業生,去年校友會的時候認識這個師妹:“糊弄就糊弄,你別這樣當面說出來啊,被人家公司的人聽過去說不定就記你一筆呢。”
賀君涵難掩郁悶的說道:“找我這個欄目來聽發布會……這樣的公司怎么看都莫名其妙。”
劉諾哈哈大笑,確實,這不,自己這種體育報的也被弄來了。
他招呼這個年輕師妹坐下,左右瞧了瞧,反正今天也是劃水,干脆就聊起八卦:“這家公司的老板叫方卓,你知道吧?”
“知道啊。”賀君涵點點頭,“今年的《贏在華夏》的冠軍嘛,之前搞了個掛號網沒做成,現在在做播放器。”
劉諾嘆道:“你這功課做得不行啊,方卓這個人可不簡單,什么冠軍不冠軍的,那值得說道嗎?光他從風投那騙的,啊不,融到的錢就多少了?”
他放低聲音,神神秘秘的說道:“有不少人聽說方卓公司里掛著一幅字,我跟你說,這個不是謠傳。”
劉諾好奇道:“一幅字?”
有的人在第一層,有的人在第五層。
這師妹連聽都沒聽說過……
劉諾的八卦興致淡去了幾分,但想著同門紐帶,還是科普了“風物長宜放眼量”的來歷。
賀君涵這么一聽就震驚了:“那、那這不是給了方卓一個護身符嗎?”
“嘿,護身符不護身符的,方卓未必就需要吧?”劉諾猜測著說道,“他起家的掛號網是一般人能干出來的?小賀,換了你,你一個普通人能想著去搞醫療領域這么層巒疊嶂的地方?”
賀君涵明白了意思,方卓后面還有別人呢。
也是,正常人誰去做這個啊。
正當兩人還想聊天的時候,大舞臺的入口忽然喧嘩大起,一排排過道開始有年輕人涌進來。
劉諾和賀君涵同時回頭,一下子都沒搞懂是什么情況。
這時,主舞臺的有主持人拿起話筒提醒秩序:“喂,喂,同學們,歌迷朋友們,不要急,也不要擠,依序入座。”
媒體記者團有些懵,按理說,這種發布會有觀眾也正常,可是易科弄來的觀眾也忒多了!
這得大百上千啊!
不過,記者們沒有騷動,反而有人舉起相機拍了拍這個場面。
申城大舞臺分兩層,也分內外,第二層沒啟用,記者們是坐在內圈的前排,現在有很多觀眾涌進來之后就把外圈的區域填上了。
原本的空曠迅速變得充盈。
“諾哥,這什么情況?”賀君涵茫然了。
“可能是來聽歌的……易科不是說‘暨’新歌發布會嘛,他們簽的品牌代人
sm.Ъiqiku.Πet最近好像有點火,是個寶島來的歌手,叫周、周什么侖。”劉諾一下子想不起歌手名。
舞臺上的主持人再次出聲:“尊敬的各位來賓、媒體朋友、同學們還有易科、掛號網的伙伴們,晚上好,今天是易科科技重磅產品的發布會,也是歌手周杰侖的新歌發布會,很感謝大家的到來。”
“今天我們為大家準備了新品體驗,因為人數過多,將會由工作人員在發布會間隙為大家發放,現在,請先欣賞歌手周杰侖為我們帶來的《雙截棍》。”
申城大舞臺的燈光暗下,主舞臺則有束燈亮起,周杰侖手持話筒慢慢走出。
劉諾樂了,他還真沒見過這樣的產品發布會。
這到底是產品發布會還是演唱會啊?筆趣庫
后臺位置,有人也有同樣的困惑。
易科的營銷副總李瀾很反對這樣來做發布會,然而,市場總監虞紅強硬的表示就按她的意思來。
雖然說營銷副總在職務上低了兩級,可原本屬于自家負責的工作自然不可能輕易這么被擺布。
李瀾一開始聽到方案就立即去找了虞總監。
“虞總,咱們這是發布會還是演唱會?有必要跑到這么大一個舞臺嗎?有必要動用這么大人力物力嗎?”
“有必要。”虞總監回答的毫不猶豫。
這種毫不猶豫在李瀾看來就是對自己職權的侵犯,你好歹商量商量、猶豫猶豫啊,偏偏,對方雖然是市場總監,但還是股東,又被總裁出國前授予權限。
“虞總,這樣開發布會的成本很高,我們公司剛剛起色,我認……”
虞總監的打斷仍舊是毫不猶豫:“我問過方總,他的回答是‘怎么大怎么搞’。”
李瀾沒意見了。
或者說,他只能保留意見,然后,郁悶的執行。
這場發布會聯絡的媒體、組織起來的高校學生、社會上的歌迷觀眾,如此種種都是李瀾負責了大部分工作。
只是,他仍舊覺得沒必要如此。
也沒見國內有哪家公司是這樣搞的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