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安,你的東西我已經從老王那里幫你拿出來了,這里沒什么好逛的了,要不我們去琉璃廠去看看吧。”
韓春明見周安手里沒有東西,覺的有點不好意思,畢竟今天是他叫周安出來的,自己大大小小收了好幾件,而周安空著手,于是想到了琉璃廠,說不定在那里,周安能收到一兩件老物件。
之前吃飯的時候,周安和韓春明把從張四季那里拿的東西放在張四季那里,后來張四季要收攤回家,他們又把東西放老王那里了。sm.Ъiqiku.Πet
“行啊,那就去琉璃廠看看。”周安看了看時間,時間還早,不如今天就好好逛逛。
兩人去琉璃廠的時候又回家了一趟,把手里的東西先放回家,反正也是順路。
琉璃廠古玩街被南華新街一分為二兩大區域,分別是琉璃廠東街和琉璃廠西街。
來到這里就好像進到了影視城一樣,全都是古香古色的建筑,甭管是賣什么的,全都是碧瓦朱檐,光是進到這里都覺得自己回到了古代一樣,說不得也要買點老物件回去。
琉璃廠有許多著名老店,如魏家的翠文閣、謝家的舍得閣、莊家的藏寶齋、還有楊家的聚寶閣等等,這些都是琉璃廠的百年老店。
但然這里還有中國最大的古舊書店華夏書店,以及西琉璃廠的三大書局——商務印書館、中華書局、世界書局。
而琉璃廠最著名的老店則是珍寶齋了。
“這家珍寶齋算是琉璃廠最大的了,琉璃廠也是因為它們而享有盛名。”韓春明站在珍寶齋的門口,感嘆道。
周安對珍寶齋也有一點了解,珍寶齋的前身是“松竹齋”,光緒年間又更名為“珍寶齋”,著名書法家陸潤還庠題寫了“珍寶齋”三個字。
在清末的時候,文人墨客時常聚集在琉璃廠,而民國年間老一輩書畫家如于右任、張大千、吳昌碩、齊白石等也是珍寶齋的常客。
時下也是因為這些老店,才吸引了大批的游客,也就造就了琉璃廠現在的繁榮。
“知道這里為什么叫琉璃廠吧?”韓春明問周安。
周安點頭簡單的說道,“在元朝的時候,這里是專門燒制琉璃的。”
“沒錯,后來到了明代,這里建設內城時,因為修建宮殿,就擴大了官窯的規模,琉璃廠成為當時朝廷工部的五大工廠之一。
所以這里就聚集了許多人,琉璃廠也因此得名,流傳至今。”
說著話,兩人已經進去珍寶齋,偌大的珍寶齋,顧客自然不是其他古玩店能相提并論的,里面的物品,可以說貨真價實。
像他們這種老店,自然不可以次充好,砸了自己的招牌。
這家古玩店主要經營三種東西,一是書畫用紙,以及各種扇面、裝裱好的喜壽屏聯等等;二是各種筆、墨、硯臺、墨盒、水盂、印泥、鎮尺、筆架等文房用具;三是代客訂購書畫篆刻家的商業作品,從中提成。
所以當代的書法家、畫家的字畫常常會放在這家古玩店售賣。
“他這里有不少名人字畫,今兒說不得也要收藏幾副。”韓春明提議道。
“也好,先看看再說。”周安無所謂地說道。
首先印在眼底的是明代徐渭的《夏蟬》,緊接著是清代的宮廷畫,然后柜臺里擺放著各式各樣的狼毫筆、宣紙、印泥等等,無一不是此類精品,讓人目不暇接,眼花繚亂。
在徐渭的畫前,周安就駐足了,徐渭此人的名聲一點也不低于唐伯虎啊,明朝六大畫家里,除了唐伯虎就有徐渭這個人。
徐渭在年少時就以神童著稱,六歲就能讀書,九歲開始寫文章,十歲時候寫的一篇《釋毀》,被高度贊譽。
不過,徐渭在科考場上十分不順,一直沒能中舉,對于古代讀書人而,這是一種致命打擊。
雖然沒能考中科舉,但因為才識過人,對時局很有見解,被當時的浙閩總督胡宗憲招去當幕僚,商量抗倭大計。
徐渭是浙江紹興人,過去這里是盛產師爺的地方,跑去當幕僚,倒也沒什么。
胡宗憲是個勇于抗倭的人,徐渭在總督府的籌謀也發揮了作用,東南沿海的倭患一度被平息,胡宗憲也因此十分信任徐渭。
但這種情況并沒有持續多久,因為內閣首輔嚴嵩被罷免,作為被嚴嵩起用的胡宗憲同樣受到牽連。
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胡宗憲再次被逮入獄,并死于獄中,他原先的幕僚也有數人受到牽連。
徐渭生性本就有些偏激,因連年應試未中,加上精神上很不愉快,此時他對胡宗憲被構陷而死深感痛心,更擔憂自己受到迫害,于是對人生徹底失望,以至發狂。筆趣庫
他寫了一篇文辭憤激的《自為墓志銘》,而后拔下壁柱上的鐵釘擊入耳竅,流血如迸,醫治數月才痊愈。后又用椎擊腎囊,也未死。
如此反復發狂自殺,有九次之多。
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徐渭又一次狂病發作中,因懷疑繼妻張氏不貞,將其殺死,他因此被關入監牢,服刑七年。
徐渭在獄中完成《周易參同契》注釋,并且在大獄中揣摩書畫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