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等十分鐘,煤爐的火旺了,秦友三這才快速的將銹劍取出,然后將銹劍置于火爐中,不住的翻轉。
醋酸味、酒精味都很快的散發出來,火爐中也發出陣陣嗤嗤聲音。
在翻轉的時候,秦友三還不停的用高粱糜子做的刷鍋把敲打劍身。
這時,周安就看到銹劍上有許多大大小小的銹質紛紛掉下來。
正所謂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口,僅從這一手,周安便認準了秦友三不是一般的典當行的掌眼了。
翻轉、敲打了上百次后,直到再也沒有什么銹質從劍身掉下來后,秦友三才住了手,將銹劍從爐上挪開。
此時,這劍那里還有之前銹跡斑斑的模樣,再也不是周安一開始所認知的那把銹劍了。
劍身云紋涌現,在煤爐的火光下,凜冽的寒光攝人心魂,絢爛而奪人眼目。
尤其是劍身的金色鳥形文字,尤為顯眼。
周安判定這鳥形字應該是金絲鑲嵌的,經過上千年還沒有與劍身脫離,可見其工藝之高超,制作之精良。
周安本是練武之人,對刀槍劍戟實為喜歡。
他從秦友三手里接過青銅劍,居然揮劍舞起,劍劃虛空,竟然發出陣陣鳳鳴之音。
秦友三此時也癡癡地看著周安的身姿,目光發出異樣色彩,仿佛被劍鳴和周安的身姿所所震撼。
秦友三聲音帶著顫抖叫道,“真是絕世好劍!”
周安舞畢,將青銅劍托于掌上,高興的對秦友三說道。
“三爺,你可認識這劍身的上的銘文。”
在周安的眼里,秦友三肯定會認識,可是現實的卻是,秦友三搖搖頭,表示一無所知。
這也不能怪秦友三,因為他從小就去了典當行打工,這字雖然認識幾個,但是這劍身上的鳥形文字,那是一無所知了。
看著,秦友三搖頭,周安也不氣餒,有劍在手,總有一天會搞明白的。
突然,周安想起了自己的導師鄒恒,他可是對古歷史很有研究的,不行可以去找他問問。
不過,周安是不會把劍拿到自己導師那里的,不然又要被他扣留下研究研究了。
周安拿了紙和筆,照貓畫虎,把劍身的八個金色鳥形文寫在紙上。
當周安把劍身翻過來的時候,發現這面劍身也有鳥形文。
而這面的鳥形文只有兩個字,而且很明顯,這這兩個字鑲嵌的金絲已經不見了,看起來好像是后來改裝的一樣。
周安也不管有它,照著這兩個鳥形文的凹槽在紙上寫起來。
等字寫完,天色已經黑了半邊天,時間不早,周安還得趕緊回學校。m.biqikμ.nět
臨走交代秦友三,讓他好好保存這把青銅古劍。
要知道能有一把完整的青銅古劍,屬實不簡單了,更何況這還是帶銘文的。
周安也知道這件東西不能在自己手上露面。
一件國寶,在私人手里露面,那是多么轟動的事情。估計到時候會有多方壓力,會讓周安把東西捐獻出來。
而現在周安還沒有那種覺悟,眼下只能走一步算一步了。
原本還以為撿到寶貝的周安,此時也是滿臉凝重。.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