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春明媽去后院跟蘇萌媽和程建軍他媽提及此事,兩人卻說她們兩家已經商量好了,她們兩家在一塊慶祝,而且這么多人在一塊也沒地方坐得下。
春明媽也不知道她們是怎么想的,也許是周安家里沒有大人,或者也許是周安的成績太好的緣故。m.biqikμ.nět
前后院之間本來就有點隔閡,既然人家不愿意,春明媽也不能上趕著吧。
既然人家不愿意在一塊慶祝,春明媽只好把自己家的孩子叫回來,再加上對門的郭大爺他們老兩口,大家一起熱鬧熱鬧,不能讓左鄰右舍的說自己這個院人情涼薄啊。
等春明媽通知完自己子女回來后,發現周安買了這么多菜,她都覺得不好意思,這哪里是幫人家孩子慶祝啊,這不是她們一大家蹭吃蹭喝嘛。
春明有點不好意思的說道“你這孩子,怎么買這么多東西啊?往后的日子還長著呢,你這么奢侈不過日子啊?!”
“韓大媽,您可是聽到了,我以后上學可是有助學金的啊,那可是比我一年的工資都要高啊!”周安憨憨一笑的說道。
春明媽想想也是,周安這孩子上了大學以后就是國家干部了,上學一年都給1000塊,要是上班了還不比這更高啊。
春明媽替周安高興的同時,又想起了自己家的春明,要是小五子也參加高考的話,說不定也能考上大學。
可是他未必能有周安這么好的成績,要知道人家后院的蘇家的蘇萌都沒有周安考的好,小五子就更別說了。
要這樣的話,小五子上大學,家里肯定又要出不少的錢。小五子不上班就掙不了錢,上學再花錢,她一個婦道人家哪里承擔的起啊。
這也是韓春明為什么不愿意去復習參加高考的原因,也是春明媽為什么沒有勸自己兒子參加高考的原因。
在春明媽的心里,就覺得自己對不起自己家的小兒子,可是這也是生活所迫,她也沒有辦法啊。
“那就好,那就好。”春明媽應付了周安一句,然后對周安說道。
“周安你先跟對門的郭大爺說一聲,晚上咱們院的聚一聚,免得他們老兩口早早的就做晚飯了。”
這個時候老百姓晚飯時間都比較早,郭大爺他們晚上也沒有什么娛樂項目,更沒有電視機,早早吃完飯沒事就在床上躺著。
到了晚上工廠下班的時間,過了個把個鐘頭,韓家的兄弟姐妹就陸陸續續的回來了。
大哥韓春松夫妻倆、二哥韓春生、大姐韓春雪、二姐韓春燕都相差無幾的時間回到這個院子。
要說韓家這些結了婚的哥哥姐姐們,就數老大媳婦最摳門小氣,還喜歡打小算盤。
你看其他人都沒有把自己的對象帶回家,為什么啊?因為多帶一個人,就等于多帶一張嘴,他們老韓家都這么困難了,他們也不想給自己媽媽添麻煩。
說到這個時候的家庭生活狀態,也許有的人不了解。就這么說吧,但凡你去一個親戚家做客,別人做了一道菜燒肉,你都不能吃肉,只能撿碗里的菜吃,你要是吃肉了,說不定以后這個親戚就不會和你來往了。
雖然這是一個笑話,但也不是沒有發生過的,這也從中說明此時人們的生活水平。
而韓家大嫂卻與其他人不同,不管韓家大事小事都想參與,你要說參與也是好事,可是她光想著去占便宜,從未想到自己要去為這個大家做點什么。
雖然大家對這個大嫂表面恭恭敬敬,那都是因為來自于韓春松多年在這個家的家庭地位的原因。
“媽,今天不過年不過節的,怎么把大家叫過來干什么?”老大韓春松首先發。
春明媽去給他們信的時候并沒有說是因為什么事。δ.Ъiqiku.nēt
“這不是咱們院的那個周家孩子高考考了全市第一,我讓你們大家來給他慶祝慶祝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