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造型的甲胄風格完全不同于宗慎領地內那些重裝步兵的甲胄。
后者是一種純粹的堅固感和踏實感,而前者則多了一種猙獰。
那是一種攻守兼備的感覺,舉手投足皆能化作兵器。
刀鋒和尖刺都能成為生命的收割者。
作為高階戰士,它們身上的裝備自然不差。
六階士兵通常的制式裝備等階介于橙色傳說級和低階史詩級之間。
具體的要看士兵所屬勢力的富裕程度,以及兵種的稀有程度來決定。
標準會出現較大的浮動。
單看這些六階地火恐狼騎士的裝備,就知道它們很不簡單。
下半身的金屬腿鎧層層相扣,具備了類似龍蝦殼的活動結構。
乍一看竟有近似“機甲”的感覺!
別看黑暗獸人的風格偏向于野蠻和粗獷,實際上這些高階甲胄每一套都是嶄新的狀態,而且表面打磨的很光潔,沒有粗糙的毛邊和鐵刺。
僅從外觀來看,暫時無法分辨這玩意是否銘刻了符文。
許多戰甲會選擇將符文或是魔紋銘刻在內層。
同時再覆蓋上一層相對柔軟的內襯。
這樣就不至于在交戰時損壞戰甲的符文。
除了裝比值拉滿的豪華甲胄外,這些家伙的武器也很有意思。
主武器經常是一桿獠牙長槍,不同于那些常見的騎槍和長槍。
這種獠牙長槍的造型很獨特,頂端的槍頭是一簇細長的尖刺組成的。
每一根尖刺長度都在五六十公分左右,它們像是一朵并攏的花骨朵組成了一個另類的槍尖。
槍桿是骨質的,在光線下泛黃,帶有玉器和琥珀的質感。
中段的位置像是竹子的分支一樣分出了幾根骨刺。
要是這些骨刺再密集一些,倒是有點兒像是華夏古代的狼筅了。
獠牙長槍的整體長度達到了夸張的五米,只有這樣的長度才能適應地火恐狼的體型。
沒有人會想被這樣的東西戳上一擊。
除了獠牙長槍之外,每一位地火恐狼騎士的身后還背著一把長桿大刀,長度在兩米五六,刀身寬背薄刃,極為適合劈砍揮舞。
除了這兩種主要武器外,它們的腰間還掛著一條長鏈錘。
分為了鏈把、鏈條、鏈球三個部分。
鏈條比較細,顯然經過了符文的加持。
鏈球上帶有尖刺,挨上一錘就能留下好幾個窟窿,一看就是同時兼備了鈍擊傷害和穿刺傷害的武器。
看鏈條收束并攏的長度,這把長鏈錘的鏈球應該可以打出七八米的距離。
想一想當高大的地火恐狼發起沖鋒的時候,它們背上的黑暗獸人騎士一手舉著獠牙長槍,一手揮舞著長鏈錘,所到之處只留下帶孔的殘肢斷臂。
這樣的場面光是腦補都能想得出它們的兇殘。
所有的黑暗獸人騎兵中,只有那些五階的黑暗科多獸戰鼓騎士表現的最為淡定。
黑暗科多獸和無盡大陸的科多獸長得差不多,也就是皮膚比較黑。
科多獸是一種大型的陸地巨獸,擁有碩大的身軀和龐大的力量。
在無盡大陸中,科多獸對于獸人氏族和牛頭人氏族都是極具價值的“盟友”,它們的馱負能力要比牛類猛獸和魔獸更強。
皮和肉也是重要的物資。
肉可以用來果腹充饑,皮可以繪制魔法符文,甚至充當特殊的容器。
比如飛艇的氣囊通常就是采用科多獸或是地行巨獸的皮革制作的。
還有常見的各類背包,例如宗慎從艾薩拉遺跡里挖出的那些古老的科多獸背包就是由科多獸皮制作而成的。
這些四階的黑暗科多獸每一頭的體長都達到了十二三米的夸張程度。
堪比一輛輛陸地“巴士”,它們的背部除了厚厚的皮膚外就是堅硬的角質背甲,只要稍加改造,它們就是最佳的陸地載具。
就連負重者機甲這樣專為運輸而生的魔能機甲都要甘拜下風。
平時的時候它們的性情還算溫和,但在戰斗時就會變得異常的勇敢和兇猛,能夠吞噬比它們體型更小的敵人。
它們的腦袋和四肢像犀牛,都帶有角質化的腳趾頭,鼻腔的上方就是兩根一大一小的犄角。
無論是體力、負載能力、還是靈活程度都毫不遜色。
所以在無盡大陸的獸人氏族,科多獸是獸族力量和勇氣的標志
身后有一條同樣扁平的尾巴,接地的時候好似滑滑梯。
此時此刻,這些黑暗科多獸的左右兩側分別掛著一只巨大的戰鼓。
一位戴著斷角盔,身穿皮甲的黑暗獸人手持長柄鼓槌。
當它擊打戰鼓的時候能夠極大的鼓舞友軍士氣!
換而之,這是一種特殊的戰輔類騎兵。
黑暗科多獸的食物是一種特殊的草料,里面有曬干的果實和肉脯,看起來細碎的就像是堅果麥片,這還不算完,那些獸人士兵拿出了一顆顆巨大的灰殼怪蛋,打碎之后將蛋液倒入草料里進行攪拌。
完事之后,那些黑暗科多獸才邁著沉重的步子來到草料邊大口的吞吃了起來,顎部咀嚼著發出了晦澀的摩擦聲。
突襲營地內,這些騎兵是絕對的主力。
它們的數量占比最多,而且等階也不弱。
其次就是各種獸人劍士和獸人斥候部隊了。
所有戰士都各司其職,有條不紊的進行的分發食物和其他物資。
黑暗獸人4號營地,也就是突襲營地的中央并沒有布置大帳,只有一座采用暗紅色的粗壯原木搭建的高臺。
這處高臺足足有五六十米的離地高度,再加上高處那寬敞的平臺,有一種高空擂臺的感覺。
一位身高兩米,肌肉緊湊,看起來體脂率極低的的黑暗獸人就這么盤坐在高臺的中間,緊閉著雙眼,雙手平放在膝頭上。
兩米的身高放在黑暗獸人中算是比較矮小的存在了。
而且它的骨骼看起來也不如一般的黑暗獸人戰士那么粗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