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野嘴角上揚得更高。
他怕的就是蘇耀好不容易平反,有了現在的生活,放不下這些瓶瓶罐罐,不敢奮力一搏。
“高調做事就比較簡單,那就是造勢!”
“你要出席各種公開的場合,電臺、電視臺,甚至是報紙也不要放過,總之要把能利用上的宣傳途徑,全部都利用上。”
“向濱江的老百姓宣揚,你作為主管領導,已經下定決心解決百姓的住房問題,把自己的形象立住。”
“屆時,濱江的百姓都會知道有你這位領導,還在關心大家的居住問題,到時候有心人要想給你使絆子,那也會三思又三思。”
“這是第一步,第二步,高調開會,開大會!”
“要把從省級到市縣級,跟住房有關的所有單位領導,以及各廠的廠領導全部都叫到一起,額外再下令各廠職工推選職工代表,作為與會人員。”
“有這些職工代表的眼睛和嘴巴做監督,就算是這些相關單位的領導不買賬,他們也不敢當眾反對,濱江幾十萬的工人,唱反調就是冒天下大不為。”
“而叔叔你,則要在會上高調地將工作落實分配好,最好是能夠責任制,這樣一來,工人們都知道哪個部門該管什么,出了問題,百姓也只會罵對應的部門。”
“第三步,就是著手解決問題。”
“解決住房問題,無外乎只有兩個土地和錢。”
“咱們先說土地,解決的辦法有兩個,第一就是拆除棚戶區改建樓房,現在的房屋大都是各廠的公房,只要能夠解決職工們暫居的問題,承諾他們樓房建好后他們享有優先安置權,回收土地應該不會太困難。”
“第二個辦法是置換。”
“其實隨著經濟的發展,許多污染較為嚴重的企業,已經非常不適合在城內生產了,可以先挑選幾個典型的企業,在城外給他們一塊土地,置換城里的土地,然后用空出來的土地建樓房。”
“當然,這個辦法時效太長,而且阻力更大,優點就是利在千秋,造福子孫。”
“我建議可以兩個辦法同時使用,急的急處理,緩的緩處理。”
陸野的辦法,讓蘇耀茅塞頓開。
解決住房問題的最大阻力,便是土地資源,老城區里的土地早就已經用完了。
棚戶區是一片連著一片。
用樓房替代現在的平房,的確是能節省出不少土地資源,而且樓房也更加的干凈衛生,適合未來生活的發展。
只是說到底,想完成這一切,還是要有錢才行。
“錢呢?要蓋樓,鋼筋水泥紅磚頭,沒錢還是辦不了事。”蘇耀問道。
“簡單,錢從土地上出。”陸野笑道。
“從土地上出?”
蘇耀有些懵,沒能明白陸野這句到底是什么意思。
陸野看著疑惑的蘇耀,當即開始說道:“叔叔,前些日子我們去羊城,作為改革的最前線,人家那里的發展速度,可以說是已經在領跑全國了。”
“咱們這里住房困難,他們那里也是一樣的。”
“在羊城,有一個商品房小區叫東湖新村。”
“在沒錢的情況下,那邊率先試點,引進外資興建新型住宅區。”
“羊城出地,港商出錢,建好的房子,一部分用來安置原來住戶,另一部分則是允許港商公開銷售,同時也允許香江人在內地購房,這也就是所謂的商品房。”
“所得的利潤,雙方分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