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閻兄弟,這邊請。”
夏杰,夏安安的父親,熱情地招呼著羅閻走下一條樓梯。
從樓梯下來,是一個用儲物室改造的大廳,大廳里并不昏暗,有一束束陽光照下。
卻是夏杰等人在地面上開了天窗,用村子里搜集來的玻璃做窗戶,這樣白天的時候地下空間并不昏暗,雨天的時候也不怕會進水。
他們還自己安裝了一條通風管道,透過地面的進風口,讓新鮮的空氣得以注入地底,不至氣悶。
這些看似簡單的布置,羅閻卻知道,這一點也不簡單。
天災之后,像這種地表幸存者營地,基本上是不會有電力供應。
再加上缺乏工具。
要做到眼下這些布置,當知夏杰等人下了多少苦功。
在夏杰的介紹里,羅閻知道,這個叫‘西門村’的村子,曾經有兩千常住人口。
但現在,所有人加起來不到一百,只有78人。
在‘獵鷹基地’還沒有被摧毀之前,因為‘西門村’離基地較近,村子里的男人會輪流去基地里討生活。
以換取生活物資,讓這里老人孩子得以生存下來。
可以看得出來,西門村的居民生活條件很艱難。
就算是這樣,他們依舊心存希望。
此刻,就在大廳里。
一個六十出頭,穿著樸素衣褲的老人,正在教幾個小孩子認字。
“那是劉國老師。”
“他是退休教師,也是天災幸存者之一。”
“這三年來,孩子的啟蒙教育都是他在捉。”
“他說天災人禍再多,也不能斷了孩子求學的路。”
夏杰見羅閻在看著大廳那個讀書角,于是熱心地介紹。
并且推了自己女兒一把:“去,安安。”
“帶小虎小胖他們去讀書。”
“好。”
夏安安便捉起兩個小男孩的手,蹦跶著前往讀書角。
夏杰則領著羅閻繼續參觀。
從大廳出來,是條通道,通道的兩側,都開鑿了些窯洞。
因為沒有借助工具,這些窯洞自然大大小小,并不統一。
里面也沒有什么裝飾,只擺放著從村子里搜集來的各種家具。
這些窯洞,就是西門村幸存者的‘家’!
“天災降臨后,開始的時候,大家都只是擠在剛才進來的大廳里。”
“后來我們一點點地,開辟了現在的走廊和這些窯洞。”
“它們雖然簡陋,可至少,大家又有‘家’了。”
說到‘家’的時候,夏杰一臉幸福的樣子。
似乎對這個男人來說,只要家還在,生活就還有希望。
“羅閻兄弟,這是我家,快請進。”
夏杰領著羅閻鉆進一個窯洞里。
走進夏杰的家,羅閻發現,這個窯洞比其它的要大一些,它甚至還開有兩個小小的房間。
進門的充當客廳,其它兩個則是臥室。
“這是我的臥室,這是安安的。”
夏杰介紹著。
羅閻分別看了一眼。
這兩個臥室都不大。
進門就擺了張床,幾乎沒有可以挪動的地方。
倒是房間上面,都做了一個小小的天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