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當然。”沈溪笑著點了點頭,“少不得你們的好處。”
任何年頭都是先講錢再講理,這點在衙門口的人身上體現的最為明顯,有沈溪這句話,吏員和馬夫都卯足了勁兒要幫沈溪把皇差辦好。
兩個吏員一個叫米閭,一個叫宋老越,都是三十多歲不到四十,卻從十幾歲就在衙門口做事,屬于老油條了。
出了城,見到沈溪自己的車隊有五輛馬車,米閭走下來問道:“沈大人,您這出行可真夠氣派的,辦皇差,還能帶家眷?”
沈溪本來就是回鄉省親,他自己一輛馬車,林黛和寧兒一輛,宋小城帶的人手除了趕車外,也需要兩輛,再加上個運送行李和貨物的馬車,其實算不得多。
沈溪道:“在下考中狀元,還未及回鄉省親,此番回鄉自然要多準備。”
米閭和宋老越對視一眼,均看到對方眼中的喜悅,本以為沈溪才剛當官,手頭拮據沒什么銀錢賞給他們,現在看情況沈溪是個豪門大戶出來的公子哥,也就是說這趟出去只要把沈溪服侍好了,大有油水可撈。
正準備出發,遠處傳來急促的馬蹄聲,卻是一身男裝的玉娘騎著馬遠遠過來,后面跟著輛馬車,趕車的是熙兒,從掀開的簾子里探出個腦袋,正是許久未見過的云柳。熙兒和云柳同樣一身男裝。
“沈大人,不打一聲招呼就走?”
玉娘過來,一個翻身下馬,端的是瀟灑異常,一看就是練家子,這身手讓米閭和宋老越見了驚嘆不已。
沈溪笑著行禮:“玉當家,還以為你不來了呢?”
玉娘笑道:“都說好要陪同沈大人當差,豈能而無信,這就出發?”
沈溪心說玉娘也是追得緊啊,本以為這兩天沒聯絡,玉娘找不到這兒,那他就可以少個麻煩,可顯然玉娘是奉了劉大夏的命令陪同他南下公干,那他就等于是同時領了兩份差事,除了要與葡萄牙人商量接洽納貢之事,還要幫玉娘做尚且不知具體是什么的任務。
做好了,等于是戴罪立功,做得不好,那要承擔雙倍的責罰!
……
……
因為北運河早已冰封,從京城出發,前一段路程只能走陸路。
華北地區道路平坦,但這個時代,由于方方面面的原因,沿途很多地方荒無人煙,甚至能看到冰雪覆蓋下的原始森林。
沿著官道向南,一路上都能見到流民,甚至有成群結隊的難民沿著官道,一路乞討北上,一旦遇到過往車隊,這些難民就會簇擁上去乞討吃食。
這尚且是太平盛世的年景,而且是相對富庶、山東的京師之地,若是換做邊境,一旦有什么災荒或者戰亂,流民更多。
每當看到難民,沈溪都會讓馬車停下來,將手頭的干糧分發些出去,倒不是說沈溪覺得自己是救世主或者怎樣,而是他覺得身在這樣一個時代,能幫還是幫襯點兒,至少能讓他心安理得些。
“沈大人,這黃河鬧災之后,地方上流民這么多,您就算救的了他們今天,他們明天照樣沒著落,還是會餓死。若是春夏時節或者還好點兒,這大地封凍草木皆枯,他們連吃都沒的吃啊。”
米閭和宋老越對沈溪這種慷慨解囊的行為有點兒不理解,在他們看來,那些當官的一個個都應該是高高自上不問民間疾苦才是,就好似這黃河的水災過后,就算京師附近都是流民,朝廷也見有任何賑災舉措,任由這些人自生自滅。
沈溪不出京城不知道,原來別人口中的盛世就是這般模樣。
就好似幾年后李東陽奉命祭孔廟沿途所見的類似,居廟堂之高,見不到民間疾苦,百姓的真實情況要傳到皇帝那里,至少要過六七道門檻,在一群阿諛奉承報喜不報憂官員的潤色和贊美下,皇帝只會覺得他的王朝太平無事,百姓安居樂業,就算是弘治皇帝這樣的圣明天子,也不會到外面走走,好好看看他的天下。
沈溪道:“能幫就幫吧,多活一天,或許他們明日就有了出路呢?”
這話有點兒自欺欺人的意思,這大冬天的,天氣嚴寒,就算這些人真的能到京城又如何?京師重地是絕對不容許難民涌入的,他們在京郊,也不會有什么出路,賣兒賣女或者是一途,又或者只能等死。
在這一行人中,林黛和寧兒看了最是感傷,二人都曾于年幼時逃過難,只是一個是躲避官府追捕,另一個則是真正的難民出身。
*************
ps:第二更到!
天子回答下書評區的問題。
首先是沈溪與江櫟唯、玉娘的關系。其實現在江櫟唯和玉娘并不能命令沈溪做這做那,只是因為大家都是老熟人,而且習慣了以前的相處模式,所以會不自覺地讓沈溪做事,但沈溪不想做的話,實際上不要說這兩位了,就連劉大夏也沒轍。
但是,做人留一線日后好相見,人不能孤立地生活在世界上,還需要朋友幫襯,尤其是沈溪在朝中沒有大的奧援,而弘治皇帝又是喜歡納諫那種,在做出一些重大決定前,喜歡征詢重臣的意思。
想想以前沈溪幾次歷險,若非劉大夏和馬文升幫襯,估計早出問題了,所以無論如何,沈溪都不能主動丟掉這條線,所以幫劉大夏做事,實際上是幫助他自己。
還有就是為“魚子醬喲”盟主的加更問題,每逢盟主天子必然爆發,但由于精力或者其他什么原因,不可能天天都爆發,所以天子會擇期爆發。之前已經為新盟主加更了一章,今天天子會再次加更兩章,后面天子再擇期加更!筆趣庫
最后,好不容易上了首頁銷售榜,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天子只能順勢大聲吶喊下訂閱、打賞、推薦票和月票支持!
謝謝您!(未完待續。).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