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呂四娘的蒜臼中有機關,是放毒來用的!”
“民間傳說很多,其實真實的情況是這樣的,中毒以后的雍正,找遍了整個宮中都不得要領。”
“然后他感覺味同嚼蠟,就是那樣的一種感覺,然后就開始吃辣椒,結果沒多長時間,就賓天了。”
“按照我們家族中傳下來的說法,呂四娘下的是河豚毒!”
“而河豚這種動物,就是江山易改本性難移的,狗改不了吃s!”
對方說的特別有意思。
聽的我感覺這事要是出來,必然驚世駭俗。
尤其是河豚中毒以后,那個味同嚼蠟。
試想紅云社的那些相聲演員們說的多了以后,連自己都糟蹋,那可不就是味同嚼蠟的毒蟲。
連自己都毒嗎?完全就是插科打諢,除了讓人放松之外,沒有太大的社會現實意義。
“按照你的意思,呂四娘也是一個兵了?”
“當然了,還是進宮的最為成功的兵。”
“這么說,也是對的!”
我點了點頭。
“秀才遇到兵,有理說不清!”
呂四娘為了知己而死,那是古代的“士”。
要是說到“士”的話,很多事情,根本就不去講那個道理,因為一個簡單的知遇之恩,就會做出壯烈天地的壯舉。
我相信他這個故事是真的,尤其是看到那個蒜臼的古樸。
不像是現代做出來的。
一種士為知己者死的感覺。
要是拍攝成了電影,很有現實意義,還是抨擊現實的意義。
“那大清的好吃豆腐,可不就是狗改不了吃s嗎?”
“一個豆腐,都是手工作坊,肯定是千家百味了?”
我聽那個人說到現在,豁然開朗。.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