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歲月,長長的歌...”
物資貧乏的時代里,出了很多好人。
因為他們對于未來和現在都感覺恐慌。
如果吃不飽的話,孩子都有可能死去。
可能是一種對于天地的敬畏,讓人特別愿意小心翼翼的活著。
進村以后,有三五之人。
零星的出來,還探頭探腦的,他們并看不到明星,只是把我們當成了客人。
“啊,是孩子回來了啊!”
“既然來了客人,你爺爺那孤苦的老人,咱們都過來幫忙!”
他們說話,我是聽不懂的,聽學生翻譯了以后,才明白過來。
反正是要招待我們。
目的非常明確,就是奔著火腿而來。
他們說有火腿,這我們一塊來到石頭的房子里。
那里有幾顆樹,是最為常見的蘋果。
葉子已經落了,可窗戶上放著的蘋果紅呼呼的,看上去特別誘人。
“客人是來吃火腿的,這就就要大顯身手了。要做最好的牦牛肉火腿出來!”
老頭是個耿直的人,簡單而直接。
他們只是把我當成了客人,這樣的一種感覺特別樸實。
能讓我自己放下了架子。
“看看,這就是我自己做的火腿,牦牛的!”
老人家說的十分熱情,尤其是那個學生,直接把我帶到了里邊去。
真正的腸子里邊包著臘腸,還被繩子分成了一段一段的。
看上去特別干凈,第一印象就特別的好。
然后牦牛肉很瘦,看上去一點也不油膩,卻灌了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