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到了嗎?”
“造化齋主人還沒到。”
“那我們再等等。”
眾散修便安坐云床,一邊閑聊一邊享用著此地主人提供的瓜果、靈茶、靈酒。
一個新加入圈子的散修小聲問領他進來的修士:“楊道友,恕在下孤陋寡聞,敢問那造化齋主人是誰?莫非是位大神通者?”
楊姓修士含笑說:“并非如此。”
“這……在下就不解了。依在下看來,大家似乎都挺重視他,尊敬他。”
楊姓修士比較好為人師,呵呵一聲,便為同伴解惑,“這位造化齋主人雖然不是大神通者,但實力不俗,而且出身高貴,傳聞說他是祁國上任皇帝的嫡子,現任祁國皇帝的親兄弟。”
新散修撇撇嘴:“祁國皇室?也就那么回事。如果僅僅是這樣,不是大神通者,他這名號就起得,過于豪邁了。造化齋,造化齋……”
楊姓修士笑呵呵地:“散修不都這樣。不過話說回來,這位造化齋主人還有一手絕活,煉丹之術,堪比大師。此外,于陣道、煉器之道等也有涉獵。我等若是發現了遺跡、洞府,要廣邀同道去探索,邀請的名單里一定會有這位造化齋主人。遇到了陣法,他能解決;受了傷或是法力不濟,他能煉丹來治療;法器法寶損壞了,也可以讓他修理。所以這里的同道,大多都愿意與造化齋主人結交。至于他的名號,是不是豪邁,甚至可以說是狂妄了,其實和我們有什么關系?我們都是散修,同病相憐地抱團取暖而已。”
新散修點頭:“如是說來,我也要找機會與這位造化齋主人結交一番了。不知這造化齋主人的名姓?”
“他自稱韓立。”
“祁國皇室不是姓余么?算了,他想叫什么就叫什么吧。”
新散修沒有再追問,卻是留神傾聽別的散修聊天。
有些人聊的并非機密,并未用傳音之術,也未隔絕,倒是讓他聽到不少有趣的資訊。
而在散修們的聊天中,“韓立”“造化齋主人”的名號也不斷被提起。
有人說起他找造化齋主人訂制了一批能在凝罡煉煞時提高凝聚法術種子幾率的丹藥,使用之后,果然在凝罡時凝聚了一枚法術種子。ъiqiku.
有人提到和造化齋主人為了一個陣法爭論不休,最后請教了一位陣道大師,證明造化齋主人是對的。
也有人在談笑,說起之前一次探索洞府的經歷,其中也寥寥數語提到了造化齋主人,說這造化齋主人基本功扎實,還掌握了一門神通雛形,實力在罡煞境修士中算是拔尖的。
這新散修便對造化齋主人有了個初步的印象。
等造化齋主人來后,他還要留神觀察一番。
之所以如此,是因為他不久前發現了一處前人洞府,似乎是神通境接近圓滿的修士所遺留。
其中應該會有些不錯的法器、功法傳承等。
這新散修自身實力只是勉勉強強,僥幸凝了一道罡氣,跨入罡煞修士的門檻。
那處洞府里,有強大的陣法,有守衛的靈驅傀儡,他沒有信心獨自探索,只能再找一兩名實力相若的修士聯手探索。
最好實力不要太強,太強了怕是會殺人奪寶;不能太弱,太弱了幫不到什么忙;最好能懂點陣法之類的,口碑不能太差。
如此看來,這位造化齋主人倒是符合條件。
過了一日,一個俊美少年飄然而至,嘴角噙著溫和的笑容,向散修們作揖道歉。
“這就是造化齋主人了。”楊姓散修說。
新散修點點頭,“倒是一副好皮囊。”
語氣并不在意。
修士生命升華,哪怕以前是歪瓜裂棗,漸漸的也能變得皮膚白皙細嫩,眼睛明亮,就沒有長得丑的。
他仔細端詳這造化齋主人,雖然還不了解,但只看外表、氣質,就覺得此人性格溫和、待人真誠,并非咄咄逼人之輩,頓時生出結交之心。
造化齋主人一至,這次的散修聚會就該開始了。
本次聚會是蓮春散人用她自己的洞府舉辦的,地方不大,有點緊湊一點。
共有三十多名散修同道過來,最高的是初入神通境,下面也有練氣境的小輩。
加上穿梭在席間的侍女、雜役,洞府里頓時熱鬧起來。
聚會開始后,新散修的目光一直追隨著造化齋主人,不過造化齋主人十分受歡迎,始終有別的散修與之交談。
“韓道友,”蓮春散人懶洋洋地斜臥在云床上,一身輕紗朦朧,豐腴的臉上帶著笑容,“你莫非是忘了這次聚會的時間?讓我們好等。”
“蓮春道友莫怪,我也是身不由己。其實呢,我是在過來的路上,途徑一處山谷,發現有一株五百年份的貝蘭即將開花。貝蘭的花期很短,容易錯過。若不守著,必然會被山中的精怪妖獸爭食,豈不可惜?”造化齋主人,也就是夏詠初瀟灑一笑。
“說起來,其實這貝蘭也算不得什么特別珍貴的藥材。不過上次蓮春道友說想要煉一爐養神丹,卻還差了幾味藥。我后來雖然也搜集了一番,這一味貝蘭,卻始終沒能遇到。今日既然巧合遇上,那自然沒有錯過的道理。”
“既然是這樣,那真是錯怪了韓道友呢!”蓮春散人美眸流轉。
她并非絕色之姿,不過修為到了溫養境,算得上是散修里的強者,氣質自然顯得高潔,讓一些男性散修頗為心動。sm.Ъiqiku.Πet
蓮春散人紅唇輕啟:“既然湊巧,不如在這次聚會上,由韓道友向大家演示煉一爐養神丹,如何?至于酬勞,自然會讓韓道友滿意。”
夏詠初自然不會拒絕,“仙子有請,在下莫敢不從。今日大家先宴飲談玄,到了夜里,我便開爐煉丹。”
新散修心中一動,準備親眼看了此人的煉丹水平再說。
到了晚上,眾散修談興已盡,蓮春散人便軟語相求,讓造化齋主人開爐煉丹。
夏詠初也不推辭,當眾掏出一架極品法器丹爐——在坊市里淘換的,取出需要用到的藥材,分門別類,迅速投入丹爐中,根本不讓人看清。
一些有心想要偷師的,便有些失望。
因為煉丹之術,絕不僅僅是煉丹本身,也包括了正式煉丹之前對藥材的預處理。
初學者可能不懂,覺得煉丹就是丹方,配比,調節火候,法力梳理,最多還加個收丹。甚至有人連收丹都不重視。
但是在煉丹一道稍有浸淫的就知道,對藥材的預處理是煉丹的關鍵性環節之一,就像是建房時打的地基。
至于收丹,就相當于圍棋里的官子,看似不起眼,一些出入門的丹師甚至不屑于去學,但其實也是極其重要。
觀摩他人煉丹,往往也就是觀摩一下對藥材的預處理、調節火候和收丹這三個環節。
丹方,配比是觀摩不到的。